在全球经济放缓、生产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等新常态的背景下,“中国制造”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而对工业产业链完备、制造业升级意愿强烈的江阴来说,这也意味着更大的机遇和挑战。
“面对由快到好的‘转型机遇’,由大到强的‘升级机遇’,不少企业有胆有识,创新在先,勇于突破。这必将成为江阴经济新一轮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江阴市政府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近日,记者在江阴采访时耳闻目睹了这里一组组产业发展变革的“乐章”正在奏出时代强音。
以“智变”应“万变”
踩着“产业强市”的鼓点,江阴市站在了产业变革浪潮的前列,拉开了新一轮全面转型的大幕。在转型升级的进程中,江阴企业纷纷加入“智能大革命”,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加速智能化蜕变。
江阴恒创包装的智能化车间拥有目前世界上最宽、速度最快的聚丙烯自动化双向拉伸生产线,在这里产出的薄膜,宽度是从6.7米延伸至10.4米,从投放原料到产出薄膜成品仅需20秒。
更值得一提的是,机器高速运转时,旁边几乎看不到一个工人,因为所有产品工艺参数都已经预先设置在生产线的“大脑”中。仅这一个车间,去年就实现了6亿元产值,优越的产品性能还带动恒创的出口量同比增长了80%。
“智能化升级,使企业实现了人力成本的最低化、生产效率的最大化和产品品质的最优化。”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
江阴企业大多敢为人先,升级换挡的形式却各有不同,如果说恒创包装将智能基因植入生产和管理流程,那么,锦明科技则一步到底的实现了终端产品的智能化。从最初的从事玻璃机械制造,到研制生产工业机器人,智能化转型帮助锦明成功抢占发展先机。前不久,该公司自主研发的高智能工业机器人成功中标常州众泰汽车的锂电池生产线,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开辟出新的发展空间。
海澜集团启动智能化物流仓库建设项目,满负荷运营后将具备每年1.5亿件的物流周转能力;双良节能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管理,实现水处理领域的“智慧治水”;新扬子造船在企业内部平板车安装GPS跟踪管理系统,科学控制车辆使用和保养;圣马科技掀起“机器换人”革命,实现产量翻番的同时,企业用工数缩减为五分之一……来自江阴市经信委的数据显示,去年,江阴共完成工业技改投资387亿元,同比增长13.5%。
今年,江阴还将继续把智能制造作为转型重心,加快人机智能交互、分布式控制、工业机器人等先进制造技术的普及,建设一批高质量高标准的智能车间和工厂。同时,江阴也已出台《中国制造2025江阴五年行动计划》,瞄准智能化方向,全力打造新常态下的江阴制造“升级版”。
绿色已成为经济主色调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转型升级意愿强烈的江阴,早已率先吹响了绿色崛起的号角,如今的江阴,“烟火气”逐渐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增长于无形的“云淡风轻”。
从工业废水中提取纯盐是一大技术难题,被视为“零排放”的终极目标。承担这项重任的双良集团水环境事业部应对了多重挑战,其中剔除废水中的复杂有机物是最大困难。研发团队最终确定了通过降膜浓缩、强制循环蒸发结晶、冷却结晶三个核心工艺段交互组合的手段,成功攻克这项难题,也顺利获得了国家专利。双良去年还专门成立低碳产业研究院,以技术优势支撑绿色转型。
作为长江边的弄潮儿,江阴企业的市场触觉一向敏感,践行着不尽相同的绿色实践。在优彩环保的车间里,一包包原本用来焚烧处理的废旧面料变成了抗腐蚀、抗辐射的水利工程产业用布和装饰材料,应用到了南水北调工程和品牌轿车上。为广阔的市场前景配套,企业今年还会启动二期扩能项目,全年可以消耗废料15万吨。
对于先行先试的江阴企业来说,主要围绕新兴产业、工业设计、优化布局等方面深耕绿色领域。其中,远景能源、艾尔姆等引领发展风电产业,海润光伏、爱康科技等为龙头大力发展光伏产业。
记者从江阴科技局了解到,2015年,江阴调结构速度明显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完成产值249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3.2%,增长势头快于传统产业;以常隆客车为代表的工业设计企业利用其极具增值力的特性反哺制造业,助力江阴制造在绿色循环链中占据竞争高地。
目前,江阴拥有工业设计中心的企业达上百家,涵盖造船、集成电路、新能源等十多个领域;澄星集团响应“退城入园”号召,对城区工业楼实施爆破,将生产车间搬迁至临港开发区新材料产业园。江阴已有200多家制造企业从城区搬至产业园区,以产业集聚发展实现节能减排。
此外,去年江阴共关停“三高两低”企业50家,实现年综合利用固废总量超过500万吨、节能量超过10万吨标煤。
江阴吹响了产业转型升级“冲锋号”。今年,江阴还将继续加快产业节能降耗、加大节能产品和清洁生产技术推广,为江阴制造赋予无限的绿色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