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卡智库指出“机器人+”正替代“互联网+”成新大风口,从国际竞争、产业升级、技术等多角度分析了这场风从何起。未来机器人产业空间有多大?
机器人产业未来的空间有多大?
各方众说纷纭下,福卡智库总结了当下的三种观点:
第一个是百亿元能级。持此观点的专家认为,中国现有机器人市场中,国内企业自己制造的仅占13%左右,2014年约为7000台左右,对中国企业而言,该产业的产值容量将以百亿元为单位。
第二个是千亿元能级。中国正逐步形成重庆、广州、沈阳、上海等四大机器人产业重镇。其中,重庆号称要打造“中国机器人之都”,而业界向来就有“北新松”、“南广数”的说法,这两家在当地已构建相对完整产业链,产业集群初现雏形。而上海在全国首当其冲面临后工业化时代全面兑现,市场需求最大,且云集了abb、库卡等世界巨头,在研发、集成、应用等方面占尽优势。这四大区域,每个产业集群至少都是千亿级别,意味着未来市场空间也将以千亿计算。
第三个是万亿能级。这个预测来自麦肯锡,到2025年,机器人在制造业、服务产业应用创造的产值为1.7万亿到4.5万亿美元。
这三种估算方式看似天差地别,到底谁更代表未来?
福卡智库认为,第一种显然相对保守,无视中国市场爆发式、跨越式增长的前景。第二种相对客观,第三种则比较乐观。实际上,随着产业升级与应用拓展,机器人改变的不止是生产方式,更在于颠覆了交易方式、生活方式。
换言之,未来机器人产业就如同当下的互联网,将完全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方面,无处不在,以致于可以被“忽略不计”,但绝对不可或缺。就此而言,机器人产业的市场空间怎么估算都不为过。
事实果然如以上预测的这么乐观吗?中国能在这场国家战略级的产业大战中分得一杯羹吗?
鼓励机制问题
【打造产业不能靠补贴】目前我国对购买机器人的企业给予不同程度补贴,来促进传统产业大量使用机器人,这种弊端非常明显:首先,由于国内机器人企业缺乏竞争力,在大量推广使用“机器换人计划”中缺乏足够竞争力,反而被边缘化,进一步挤压国内机器人企业的生存空间;其次,由于机器换人计划与扶持本土机器人政策脱节,机器换完了,当地的机器人产业并没有发展壮大起来;第三,机器换人模式简单粗放,没有战略性与全局性,没有看清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
硬件问题:
【核心零部件成本限制中国机器人竞争力】从机器人成本上来看,本体的机械结构占比在30%左右,超过50%的部分来自于伺服系统和减速器这种关键零部件,它们决定了产品的性能、质量以及价格。然而,当前国内机器人以上关键零部件需要进口,成本远高于国外同类产品,特别是核心零部件减速机,国内企业购买减速机的价格是国外企业价格的将近5倍。
【瓶颈在母机】大部分的新兴国家都达不到美国、日本、德国这样老牌工业国家的工业化水平,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家,它们营造的是一条“更低更矮”的抛物线。机床行业是工业的母机行业,机床行业质变的最终检验是“技术上快制造业半步”,从而满足下游绝大多数行业的加工需求。日本机床大约用了15年完成这一过程,一旦完成,日本的装备制造业就相当于在整个制造业行列中有了一个机车头。
产业发展方向:
【或将重蹈汽车业覆辙?】中国的机器人产业在全球来看只是中低端水平,追赶发达国家二三十年或许都不够。但更核心的问题在于,产业发展方向出了问题。中国的机器人产业也将步入汽车产业的老路: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充其量也就是个加工基地。
【“弯道超车”机会】面对机器人产业2.0时代,传统的核心零部件将不再是“核心”,新的“核心”零部件将重新诞生。在机器人产业2.0时代,中国的机器人研发更应该关注信息技术(软硬件)在机器人领域的深度应用。谷歌、微软、英特尔、思科等一大批信息技术领域的顶尖企业纷纷布局机器人产业2.0时代就是一个新的信号。中国需要从战略高度,将机器人产业与智能制造结合起来,生产出更多有实际需求的高技术机器人产品。这样,新的优势就会形成。
【智能时代与互联网时代有本质区别】连接、入口和大数据的思维模式造就了互联网公司的成功,但这也是它们在智能时代最大的障碍。当我们身边被智能设备围绕,信息交互都通过智能产品,起点相同时谈“入口”已经没有意义了。智能时代的主体思想跟互联网时代有根本性的区别,就是运算力的本地化,即智能化全面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