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存储网

尹乐琼:动力飞扬提手粘接机器人成为行业翘楚

2016-01-29 00:00:00 来源:网易

《机器人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以及《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将给机器人产业带来重大的发展机遇。深圳市动力飞扬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CEO尹乐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已经进入机器人发展的快车道,尤其是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进入高速发展期,我们相继与蒙牛、伊利、双汇、君乐宝等乳制品企业达成了合作。”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数据也证实了这点,中国工业机器人需求未来10年仍将快速增长,年增长达到25%以上,到2017年市场总销量将达到10万台,工业机器人保有量超过40万台。

机器人已经成为风口的猪,成为各行业争夺的焦点

任何事情的兴起都有着很多原因的,机器人之所今天能够大行其道,出现了井喷的势头,尤其是中国所面临的形势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对于中国制造业来说,最为严峻的莫过于劳动力的快速减少。据社科院发布的《社会蓝皮书:2015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在2020年之前,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将年均减少155万人;2020-2030年将年均减少790万人,2030-2050年将年均减少835万人。总计到2050年,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将减少2.5亿,按照劳动参与率推算,中国未来减少的劳动力人口,将在2亿左右。

更为紧迫的是,大多数人口学家预测中国的人口顶峰是在2015年,这比预测的时间表提前了三年。劳动力的拐点已经到来,这对于中国制造长期依赖的低成本优势将是毁灭性的的打击。

深圳市动力飞扬尹乐琼CEO与研发团队在一起

“一方面是劳动力在减少,一方面是人力成本在快速上升。机器人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它没有劳动时间限制,不需要思想动员,可以替代很多人工,而且比人工更精准和精细化。”尹乐琼表示。

如果考虑到全球化,全球也面临制造业升级,尤其是制造业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即智能化和“工业4.0”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其本质便是节省人力、更加智能化的生产模式。

如果说蒸汽机的发明,人类进入了第一代的工业模式,电气化的实现,使得人类进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计算机的出现造就了第三次工业辉煌,那么今天的机器人革命,将很可能创造比以前任何一次工业革命更加辉煌的前景。

2015年5月,《中国制造2025》发展规划正式发布,其核心就是推动中国制造业适应新一轮的升级,推动中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本质就是制造业的智能化。工信部也发布了《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0年中国需形成完善的工业型机器人产业体系、高阶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到45%以上、机器人密度由目前的约21%达到100%以上等,这意味着国家推动工业型机器人的数量将在未来6年成长约4倍。

“政策的导向非常明显,这必将推动机器人产业的爆发。”尹乐琼认为。

一方面劳动力的减少对机器人的需求显得更加紧迫,另一方面政策的东风让企业看到了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更重要的是资本看到了其中巨大的产业发展机会,因此各路资本竞相进入,上演了“机器人总动员”。数据显示,近年来已有约40多家上市公司并购或投资了机器人、智能自动化项目,其中八成公司属于首次涉足机器人业务。许多机器人概念股,比如沈阳新松机器人、新时达、东方精工的股价自今年以来至今累计涨幅已实现翻番。

事实上,机器人确实是个高速增长的市场。如果按照2020年达到日韩目前的一般渗透率来计算,中国机器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可达30%左右,如果按照25%的复合增长率来计算,机器人每台20万元算,2020年中国机器人本体市场规模将达350亿元,本体加系统集成市场将达1400亿元,为目前市场规模300亿的4倍。

“机器人和我们的生活愈来愈近了,已经成为风口的猪,成为各国争夺的产业焦点。”尹乐琼表示:“不夸张的说,这是一场关于未来的战争,中国输不起!它对国家经济的的重要性和战略意义,远远超过手机、电视机等其他产业。”

动力飞扬自动提手粘接机器人成为行业翘楚

可能你没有意识到,当你买回一箱箱牛奶、食品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它们整齐地摆在箱子里,是经过了多少双劳动者的双手?

实际上,在几年前确实是这样。但是,随着今年由深圳制造的动力飞扬机器人包装设备安装到位,这些工作都由它们取代了。“以前这道工序需要几十个人,流水线源源不断的产品,使他们一点也不难耽误,累得半死,还经常出错,人都不好招。现在好了,有了深圳的这套设备,只需要一个工人开动维护就行,效率提高了几十倍。”蒙牛公司的副总裁这样发出感慨。

的确,这种情况只是火热的机器人需求的一个缩影。当前,广东、浙江等沿海地区正在推行“机器人换人”,通过对购买机器人的企业给予不同程度补贴的方式,促进传统产业大量使用机器人。尤其是深圳市计划在2014年-2020年,每年对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安排5亿元补助。

图:动力飞扬自动粘提手机器人

 

“一定要从细分市场进行突破。”尹乐琼表示,“动力飞扬选择从近年来国内包装生产领域发展最为迅速的包装机器人切入。”此话道出了深圳发展机器人的模式,正如当年华为等企业的突破一样,选择一个点来集中攻克,以点带面的发展。

为什么动力飞扬敢于切入这个新兴市场,“掌握核心技术是关键。”尹乐琼一语道破天机。

据介绍,动力飞扬研发生产的自动提手粘接机器人各机构之间通过程序智能控制来完成穿提手的自动化生产过程。替代了只能由人工完成的塑料提手穿带工艺,原来塑料提手人工穿带效率为3500个/10人/H,现在为3500-4000个/2人(操作设备)/H,效率提高5倍以上;

其次还具有诸如直角坐标机器人设计思路,完成涂胶精准控制;环保材料无纺布提手的使用,改变了原有的提手原材料,保护环境;模块化的设计,独立又统一,换型全数字化程序控制,提高设备的柔性化生产;创新实现自动断带检测功能,轻松在线剔除不合格产品;实现双模功能,支持胶印和水印纸板的自动切换,进一步提高设备的柔性化生产需要。

动力飞扬在市场的表现也足以证明这个策略的成功,截至目前占据蒙牛供应商的90%,君乐宝的100%,双汇100%,伊利70%,成为行业的翘楚。

动力飞扬的做法也颇符合最近流行的互联网思维,小米7字诀不就是“专注极致口碑快”,动力飞扬也是如此。

“这是典型的深圳模式。”尹乐琼认为,“从很小的领域切入,做到专业市场的第一,然后在不断的扩张和丰富生产线,达到赶超的目的。”

虽然从全球角度来看,目前欧洲和日本是工业机器人主要供应商,abb、库卡(kuka)、发那科(fanuc)、安川电机(YASKAWA)四家占据着工业机器人主要的市场份额,但在细分市场依然能够不断涌现行业巨头。

深圳大学机电与控制学院党委书记徐刚、曾德怀博士前往公司交流指导

不断有资料表明,未来30年中国都将继续保持全球机器人最大市场。目前国外工业机器人市场已趋于饱和,韩国每万名工人对应的机器人数量为440台,日本为332台,德国为273台,全球平均数约为50多台,而中国却不足30台。

“机器人的市场空间非常广阔,未来凡是人工的工作都可能被机器人所替代。”尹乐琼表示,“但同样竞争压力也非常明显,面临人才、技术等很多问题,中国机器人产业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