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超过2.02亿,这是什么概念呢?就是说7个人当中就会有1个是老年人。然而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的加深,未来空巢老人和独居老人的比例会越来越大,这使得养老问题越来越严峻。那么,“如何养老、怎样养老”便显得尤为重要。
爸妈老了,而我们还在拼搏
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便推出“四二一”家庭模式,这就意味着两个人要同时担负4个老人的赡养问题。虽然许多老人还是和儿女生活在一起,而正处奋斗期的年轻人却不能时刻陪伴在老人身边,使得对老人的关心只能是有心无力。
目前,社会养老分为养老院服务和社区托老所两种,这两者都提供了场所且尽量营造家的感觉,不同的是前者需长期居住,后者可早上去晚上回家。不管是养老院服务还是社区托老所,虽然减轻了儿女们的赡养压力,却满足不了老年人在健康、安全、快乐和生活四大方面的需求,不利于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指数。那么,如果是智能养老,这样的困扰会不会有所解决?
智能养老带来的“陪伴感”
智能养老更多的是以现代智能设备为依托,运用互联网及信息技术,形成一张无形的安全网,以此方式来呵护长者。比如说最近出现的智能药盒,当用药时间到了,药盒的指示灯便开始闪烁,并且以两秒一声的频率发送警报,声光效果俱全。由于药盒之方便,叮嘱老人按时吃药的问题目前也算是得到了解决。
而智能家居养老,可以说是一个支持家庭温情养老的新型社会化服务,这种模式不仅符合我国我传统文化,也能满足多数老年人的需求。它利用物联网技术,通过智能感知和识别技术来打破传统思维,让老人的日常生活能被子女远程查看。
由于智能语音技术的大热,养老也可以和这个热门潮流相结合。老人不喜欢孤独,他们不要求有多好的物质生活,但却需要保证有一种“陪伴感”。据称致力于人性关怀的语音技术商OKVoice曾提出,人们完全可以通过语音技术来创造这种“陪伴感”。试想我们用语音技术合成他们儿女的声音,为老人读取信息,提醒他们按时吃药、坚持锻炼;同时用高准确率的语音识别技术和语义识别技术为老人解疑答惑,陪老人聊天,执行他们的命令……这样的陪伴虽然不能完全代替真实的关心,但也未尝不是未来世界帮助儿女们尽孝的理想手段。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以孝为先的中华文化,传承至今。未来,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一样,智能养老会走入更多寻常百姓家,不仅让儿女放心,也会最大限度地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指数。有了智能养老,未来我们还能为辛苦了大半辈子的爸妈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