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EMC、IBM和NetApp等国外存储厂商相比,国内品牌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OEM贴牌销售、同质化等曾经困扰着这个行业。在x86服务器越来越标准化的时代,接下来应该就是存储硬件,厂商们可以采取通用的技术来搭建自己的产品,而更多的差异化则来自于软件。如今我们看到华为、浪潮等高举创新的大旗,他们会是中国企业存储未来的希望吗?
国内存储厂商的历史和生存现状
成功典范?华为回购华赛、同有上市
去年11月15日华为和赛门铁克公司宣布,双方已就华为以5.3亿美元收购赛门铁克持有的华为赛门铁克科技有限公司(“华赛”)49%的股权达成协议。交易完成后,华为将完全持有华赛100%股权。而就在今年3月21日,北京同有飞骥(以下简称同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登陆深圳交易所,成为又一家由金陵华软基金投资并在创业板成功上市的公司。
同有成为第一家上市的国内存储厂商,有一部分的业界人士初感到有些意外,因为例如UIT(创新科)这样的公司已经将这个目标“喊”了好几年。不过,另一方面,同有在存储行业的积累应该也是国内厂商当中最深厚的,甚至可以说“见证了中国企业存储行业的发展”。对IT发展历史有所了解的人,应该对《联合商情》这个大厚本有所了解,而2000年前后同有就已经在当时这本旗舰商情报价刊物上投放广告了。不仅如此,在2002年就有不少存储业界的从业者在同有参加过EMC的培训。
不过谈到自主研发,同有比华为(就是曾经的华赛)、浪潮可能还是要差一些,或者说公司发展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甚至UIT、邦诺等都有自己做的阵列控制器。而同有,包括后来成立的与他们颇有渊源的联创信安,还有深圳的迪菲特(DFT)等公司,他们的优势主要是在于深入了解了各行业的需求,并在销售端与客户和下级渠道之间多年来建立了稳定、牢固的关系。
曾红遍大江南北的Infortrend:外患内忧
多年以前,台湾存储厂商Infortrend估计是为了避免下游厂商/渠道交付给用户的成品存储出现问题等不利情况,同时提高品牌形象(还有增加利润?),不再单独出货控制器,而是以整机的形式销售,但仍然不带驱动器。而世仰则收购了arena(欧骅),作为自己旗下的磁盘阵列品牌。不过,世仰始终未能在企业级市场建立起足够好的口碑,如今除了偏低端的SAN之外,主要专攻广电视频行业,推出PCIe直连产品应对非线性编辑对读/写带宽的需求等。
时至今日,国内的存储厂商中有几家没有OEM贴牌过Infortrend的盘阵呢?从同有、浪潮一直到迪菲特、UIT、众志和达等等;质量、兼容性上相对可靠,性价比较高,再加上销售策略;使他们在一段时间内几乎可以说垄断了大部分国内渠道市场。在今年4月的北京IDF(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上,我就看到了Infortrend和世仰展出了使用Xeon C3500(代号Jasper Forest系列)处理器的控制器和阵列,基于x86的它们在硬件上已经开始显出同质化。
Infortrend(上)和世仰(下)在IDF 2012展出的使用Intel Jasper Forest平台的阵列控制器
而真正威胁到Infortrend并重新分割这块市场的,是同样来自台湾的另一家公司——Promise(在美国有研发团队,但人们还是更习惯将他们归类于台系)。Promise曾经是最早推出IDE RAID卡的厂商——在那之前的RAID卡只能搭配价格不菲的SCSI硬盘。记得当时还没有企业级近线(Near-line)硬盘,后来先是Maxtor(迈拓)推出了7200转的Maxline IDE、SATA系列,后来他们被希捷收购,几家硬盘厂商陆续都有了近线SATA/SAS产品线。
而到了SAS全面普及的时代之后,由于SAS能够向下兼容SATA协议,原有的几家SATA RAID卡厂商的日子不是都好过。比如3ware被LSI收购了,HighPoint(火箭)依旧在低端市场以价格取胜,而Promise早已开始发展外部存储系统,早在2003年北京一家影视制作中心配置的第一台IDE磁盘阵列就是Promise的。他们进入这个市场的优势——RAID Code(软件栈),来自其经营多年的阵列卡产品线——尽管如今已经不怎么发展了。据说Infortrend控制器使用的RAID Code不是自己的。
这场斗争应该说更多是在OEM领域,Promise要从Infortrend手里抢夺市场,低价是少不了的。不过还可以看出这2家公司都要面对的一些问题…
国内存储市场中的问题及分析
是否带盘出货?——兼容性、利润和服务
首先是不带驱动器出货,对产品兼容性和利润的影响。大约在2009年,李先生曾经向用户交付过一台SATA转FC(使用SATA硬盘,光纤通道主机接口的俗称)的Infortrend阵列,当时上游代理推荐使用希捷硬盘,而公司为了降低成本选择了西部数据RE.3 1TB。用户没使用多久遇到了故障:先是读写访问卡死,有一块硬盘LED状态异常,重新开机后控制器初始化的过程中,LCD液晶面板停在出现某一条信息时。
由于整台阵列满配24个驱动器,RAID 5更换一块后重建没有影响到数据,换下的硬盘单独检测确实有问题,用户也接受了。不过没过几天又出现同样的情况,李先生将故障盘直接拔出后再插入重建,这一次硬盘却是好的,那是什么影响了RAID的状态呢?反映到代理商,分析认为WD RE.3不在Infortrend该型号阵列通过测试的硬盘兼容性列表(其中包括希捷的若干型号,也有WD RE.2)中,无法保证不出现问题。
当然这里面有李先生当时所在公司操作的不规范之处,但类似情况在不常卖存储的经销商和不熟悉的用户那里可能会经常出现,甚至于使用台式机(非企业级)硬盘。最终给客户的感觉是对整个设备不满意——显然Infortrend也在其中。
那么Infortrend和Promise等就不想带盘出货吗?当然不是,要知道EMC、IBM、NetApp和HDS等厂商的驱动器销售价格通常远高于零售市场上的同类型号,表面上看这里包含了存储系统一部分的利润,其实不只于此。
有两位在不同的国内存储厂商做产品经理的朋友,他们公司在遇到这类问题时采取的策略就不一样。前者表示:如果用户自己购买硬盘,一旦出现售后问题将难以分清责任由谁来承担,或者说,高出一定程度的硬盘价格中其实已经包含了部分服务成本。甚至于,也覆盖了部分因为用户误操作而导致的故障成本。
而后者则表示:国内用户对于阵列搭配的硬盘价格较为敏感,特别是一些二线的国内品牌;倒不是说没有人对EMC、NetApp等的驱动器定价有意见,但凡用得起那些设备的企业用户一般也不会和零售市场中的价格比较,或者“敢怒而不敢言”。而厂商一旦备了库存,积压或者遇到降价的情况可能还会有损失。另外,带盘出货还需要考虑售后方面的问题:有些存储服务器和低端阵列的用户习惯于自己从当地采购硬盘,这样一旦硬盘出现故障可以通过本地经销商保修;而国内存储厂商中除了像华为、浪潮等几家规模较大的(因为有存储之外的业务)之外,很难做到在每个省都有自己的维修站和备件库,如果带盘出货通常就意味着保修的过程需要先发回总部,再找厂商……
富士通OEM给戴尔的2.5英寸146GB 15,000RPM 6Gb/s SAS硬盘,上面印有MBE2147RC的原始型号
那么,同样的硬盘也分“三六九等”吗?
如果您曾经留意过某存储厂商的招聘启事,会发现有个类似“硬盘质量工程师”的岗位,其实就是为了降低硬盘的故障率。实际上,不只一家国内厂商和他们的用户发现,随阵列出货的硬盘平均返修率要高于那几个国外大品牌的产品。其中可能有经验和设计缺陷方面的原因,但还有个江湖流传甚广的传言:那就是希捷(占有一半以上的企业级硬盘市场)等出货给大OEM客户与分销渠道/采购量较小厂商的硬盘品质也有等级之分。
这个其实不难理解,采购量越大的“甲方”对于上游供应商的控制能力也越强,这个不仅体现在议价方面。举个简单的例子,硬盘厂商对EMC等的供货不良率一旦偏高可能会直接影响到未来的批量采购;而一个渠道用户买10块盘坏了1块(10%的几率)往往只能自认倒霉。同一条生产线下来的不同批次产品,质量上也会有细微的差别,这个可能体现在抽检的合格率上(尽管都达到了出厂的基本要求)。在能够选择的情况下,供应商自然会优先保证那些出货给那些大客户的品质。
在国内某大型互联网公司负责运维的一位朋友曾经向我坦言:HDS(日立数据系统)的箱子看上去钢板薄,但故障率却比较低。除了在产品技术上成熟的优势之外,硬盘等组件的进货品质可能也是其中一个原因。
浪潮存储的一位产品经理表示:“我们只用希捷的盘,他们不能不给我们最好的支持。”我觉得这在业务发展规模的一定阶段是适用的,但从某种程度上也表明该公司的存储业务相对于那些巨头可能还没有足够的话语权。而且完全绑定一家供应商是有风险的,假如遇到像泰国洪水那样的情况…
自主研发的理想和OEM贴牌的现实
多年前的一次存储产品研发会议
记得是在2004年,王先生当时所在的公司(某国内PC厂商)曾经召开过一次服务器内部研发会议,参会的领导和同事中有几位曾经在联想、浪潮等工作,当然也有“走野路”出身的。会议的主题是“存储产品应该如何做?”
此时这家公司刚开始建立企业存储产品线,有几款SCSI盘阵,应该也有IDE/SATA(驱动器)转SCSI(主机连接)的型号。一位精通于单片机和软件编程的同事提议,简化引入产品的测试流程,在短时间内推出包括光纤(FC SAN)在内的全线产品。由于RAID控制器主要来自Infortrend(普安)或者Accusys(世仰),相关的功能测试及用户手册的编写基本上围绕着它展开,再加上(SCSI等)热插拔背板、机箱/电源,插上硬盘就组成完整的系统了。
接下来几位同事陆续发言,提出自己曾经历过的“研发事故”,从背板、SCSI终结器到电源之间的搭配。当初每个80pin SCSI连接器中的线缆数量明显超过后来的SAS(串行SCSI),其中差分数据信号也高达16对,因此质量不好的背板容易引发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且以这样的方式拿相对通用的硬件“攒”出来的产品,显然没有量身定制设计出的产品完善。最终那位热心同事的提议被否了,而在随后的一、两年中,王先生更多的意识到,在销售规模不大的情况下还不如直接贴牌来自那几个供应商的阵列整机。
对上游供应商的控制能力:规模决定成本
刘先生曾经于2008年8~9月间去蒙古国出差,负责的工作中包括安装调试一台惠普MSA1500光纤通道阵列,像HPRAID卡那样直接在服务器上使用随机光盘引导进入ACU工具就可以方便地完成相关配置,给刘先生留下了不错的印象。其实这个建立在MSA系列(1500及之前的型号)的RAID控制器技术源于被惠普收购的康柏服务器Smart Array阵列卡的基础上,因此能够在管理上实现通用性。
不过后来刘先生又在一台MSA2000上尝试过同样的方法,结果失败了。当时他还不知道,MSA2000、包括后来的P2000系列这些低端存储系统都不再是惠普自己研发了,而是转销Dot Hill的产品。
这种情况在业界屡见不鲜——存储行业有太多的起起伏伏,新晋厂商和并购也是层出不穷。例如,IBM的DS3000系列低端、DS4000/5000系列中端阵列都OEM自LSI Engenio部门(被NetApp收购后的E系列),这在业内早已广为人知。戴尔PowerVault MD3000家族也是同样的来源,因此在DS3500系列和MD3200/3600之间出现了高度的同质化。
一台LSI送测的Engenio 2600阵列,后来由于该业务被出售而归还。据了解,目前同有、众志和达等国内厂商都在销售这款成熟的入门级SAN存储系统。
IBM Storwize V7000的控制器机箱硬件部分,则来自曾经由IBM拆分出来的英国公司Xyratex。正所谓术业有专攻,对于一家较大的全线系统厂商而言,部分中低端的硬件甚至包括上面的软件交给第三方设计制造是比较正常的事情。那么国内存储厂商是否也可以从这些来源直接OEM相对成熟的产品呢?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比如联想在其(相对)中高端的存储产品线上转销HDS的AMS系列,而低端目前选择与Dot Hill合作。在联想服务器与LSI之间有长期合作的背景下,为什么没有OEM Engenio呢?相关负责人对此表示,以联想存储的出货量,无法在LSI(如今是NetApp)那里获得像IBM、Dell可以享受到的价格等资源。而相比之下Dot Hill还算重视联想这个OEM客户。
“技工贸”,还是“贸工技”?
“技工贸”,还是“贸工技”是当年联想在发展壮大过程当中的两种完全不同的路线。现在看来,联想是选择“贸工技”,获得了成功;当然,选择“技工贸”路线的在国内也有成功模板,那就是华为。
与PC业务相比,服务器在联想不过是九牛一毛,就更别提存储了。因此存储业务在该公司主要应该是配合服务器等出货,几乎不会有什么研发投入。相反的一个例子就是华为,他们的网络、存储和安全等产品能够自研的几乎全部自主研发。
一位曾过参与过ISO 9000(具体是9001研发体系)认证的内审和外审的业内资深人士表示,曾经有一位认证机构的老师富有感慨地说:“只有自己掌握核心技术,这样的企业才能有长久的竞争力。”这话固然没有错,然而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有时却是残酷的。自主研发和OEM转销,可以说各有各的好处,特别是在业务发展初期和规模不大的情况下,转销的经济效益通常会更好,而自主研发更多的是为了长远考虑。
拿华为来举个简单的例子,今年3月8日在Intel Xeon E5服务器平台的发布会上,内行人一眼就看出华为的刀片服务器主板是自己设计的,而其他的国内老牌厂商则大多OEM SuperMicro等的产品。一位在Intel工作的朋友曾经说:华为这样做在短期内要投入更多的成本,特别是进入一个领域从头开始做产品;但另一方面,如果总是OEM的话就会永远受制于人。还好现在x86服务器的标准化程度已经相当高,制定游戏规则的主要是Intel了。
存储也是同样的道理。华为有些阵列的控制器是自主设计,而也有的采用工业标准x86服务器硬件。另一位朋友对笔者说:他们(华为)似乎也是基于服务器的产品卖得更好?毕竟按照服务器主板每个型号的出货量和阵列控制器没法相比。我也曾在EMC World 2012的评论中写道:“每一代产品销售的套数,决定着研发成本的分摊,控制平均成本/生产数量曲线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还有一个比较关键的因素,那就是现在国内自主的存储产品,比起EMC、IBM和NetApp等普遍缺乏高级软件功能等方面的附加值。因此,更多时候只能相对廉价地“卖盒子”。
国内存储品牌中几个有特色的领头羊
与前几家公司相比,浪潮和曙光以服务器为业,资历也更久。他们在存储产品线上的策略各有特点,但又都透出一些“中庸”的气息。
浪潮OEM+自研:依托国家863项目
我们先来说浪潮,他们曾经用过Infortrend,也用过NetApp(Engenio)。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后者的质量要优于前者。我们觉得这个也在情理之中,毕竟给IBM等大公司供货对产品各方面的要求应该都比较严格,LSI和NetApp能够多年坚持下来自然有他们的道理,Adaptec当年不就倒在了这条路上了吗?
比如说AS1000G6很明显应该就对应NetApp的E5400,而AS500G却是自主研发。按照通常的思路,既然自研就应该做出差异化的地方。以AS500G为例,尽管3U 16个3.5英寸驱动器位的机箱算不上时髦,而目前支持的最大硬盘数128个(1个控制器柜加上7个JBOD扩展单元)也没有NetApp E2600(IBM DS3500和戴尔MD3200/3600系列的原型)升级之后的192个多。但正是得益于3U机箱的空间优势,AS500G的双控制器每个都可以支持2颗存储专用处理器(Intel x86架构),最大系统缓存96GB,只安装1颗CPU时双控制器最大缓存容量48GB。
浪潮AS500G硬件结构示意图
另外,AS500G最大可以配置12个8Gb/s FC主机接口(每控制器6个),这也超出了竞争对手同档次产品的4~8个。
“每一款存储阵列的研发周期(硬件+软件)大约为3年”,熟悉浪潮存储产品的某业内人士说。另外他还提到浪潮参与了“十一五”863计划“海量存储系统关键技术”,该项目由国家投资上亿元。根据新闻稿中的描述:“浪潮PB级高性能海量存储系统是浪潮自主研发且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实现了八控八活的工作模式,容忍任一控制器宕机服务不中断,容忍七个控制器损坏数据不丢失。每控制器可单独对外提供超过2.4GB/s的数据访问带宽,单台八控高端磁盘阵列的带宽超过20GB/s。”
“八控存储系统的核心是存储嵌入式系统(即存储设备的操作系统),只有完全掌握了存储嵌入式系统,才能从根本上做到存储系统的软硬件自主可控。而嵌入式系统中的全局共享缓存又是高端存储系统的核心,它解决的是八颗存储控制芯片之间数据互连、资源调度等核心问题…… 通过高速InfiniBand网络互联,浪潮PB级高性能海量存储系统对外可提供超过32PB的容量,聚合带宽超过60GB/s。该系统中采用数据路径和控制路径分离技术,实现对异构存储设备的带外虚拟化,可聚合128台设备的存储空间,系统容量与国际先进水平达到同一量级。采用元数据、数据、客户端三方分离架构,实现了元数据、数据并行传输,提升系统性能”
对于一款高端存储,能不能做出来是一方面,用户敢不敢用又是另一方面。毕竟这些昂贵的大家伙面对的应该是关键业务,而像EMC Symmetrix、HDS USP/VSP和IBM DS8000这些都是久经考验的产品。据了解,浪潮这款阵列除了已经在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得到应用,目前还有几家银行、电信级别的客户。
曙光只搞软件:高性能计算+云存储
与浪潮不同的是,曙光存储的自主研发只针对软件,他们宣称在存储上的研发投入已经占到了公司整体的1/3。对于“不搞硬件”的原因,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在的存储硬件(包括控制器、背板等)已经较为标准化和成熟,做不出什么新花样来。
曙光存储的两大自主产品线之一,是主要用于高性能计算的ParaStor并行存储系统,而HPC行业正是曙光服务器的强项。与前面谈到的浪潮高端阵列不同的是,ParaStor的核心在于软件——即类似Lustre的文件系统。该“集群NAS”除了适用于HPC应用的POSIX等对象存储接口之外,还提供NFS、CIFS这样的标准文件协议支持,使它能够应用在多个行业。深圳超算中心的曙光“星云”系统采用的就是ParaStor200,单品的最大存储量达到了16PB。
曙光ParaStor200并行存储系统架构图
此外曙光还发布了云存储产品——“云盘”。云盘面对的主要群体是企业客户、大型行业用户等,而不是针对个人应用。曙光特别提到了在各地兴建的云计算中心,可见在这个政府大力投入如火如荼发展的领域,谁能先布局好产品很可能就会“多分得一块蛋糕”。曙光自然不愿只卖服务器,而将同样可观的存储需求拱手让给别人。
无论是浪潮承担的“863”,还是曙光的“云存储布局”,都可以说是瞄准了国家投资。有人可能会问,这也是“中庸”的表现?不是吗?
爱数、众志和达和神州数码
我们觉得有必要简单提一下另外几家国内存储厂商,这里的信息可能不是最新的。
爱数公司的核心价值在于数据保护软件,其产品形式以包含存储服务器的一体化磁盘备份设备为主,我们可以理解为像赛门铁克NetBackup 5000那样的软硬件集成设备。
提起众志和达,就不能不了解这家公司的两位核心人物——副总经理马林和张衡,他们分别曾就职于惠普、赛门铁克和飞康等国外知名存储厂商。而众志和达的核心产品VTL(虚拟磁带库),恰好也是飞康的重要产品线之一。该公司的自主研发体现在被称为“Storage-on-Chip”的VTL网关硬件设计:采用了Xilinx(赛灵思)的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利用其中的PowerPC进行管理工作,而其它单元配置出前后端光纤通道接口,处理重复数据删除/压缩等功能。在网关后面接上Infortrend等的阵列作为存储单元。
至于神码,不知有多少人知道这家中国首屈一指的IT分销商在去年也推出了自有品牌的存储产品呢?神码早就是EMC在国内最主要的分销渠道,两家公司为了加强合作甚至还成立了合资公司——神码易安信。那为什么还要更进一步,推出神码品牌的存储产品?大家可以从政府采购的相关政策和文件当中找到答案。
至于神码的存储产品,有一个小细节可以供大家参考:在EMC VNX统一存储发布不久之后,CLARiiON中端块存储阵列以及加上NAS网关的Celerra仍在出货,而神码介绍自有品牌的产品资料上就有一处赫然印着“Celerra”,其产品规格与特性也与Celerra完全相同。
从“Made in China”到“Design in China”
上文中我们曾经提到过Infortrend、Promise等厂商面临的困境,他们为什么会遇到相对更多的价格战,而无法将品牌高度提升到IDC、Gartner报告中排名前几位的国际厂商水平呢?
从单纯磁盘阵列的角度看,Infortrend和Promise在SAN、NAS的基础上,能够提供一些基本的软件功能,比如说镜像、快照和复制等。Infortrend中端定位采用Scale-out架构的ESVA(企业级可扩充式虚拟架构)还具备自动精简配置(Thin-provisioning)等高级特性,在业内公认的SPC-1测试中也取得了不错的表现。
但正如我的一位朋友所说的:“只凭卖盒子的道路走下去会越来越难,未来更看重的是厂商的整体解决方案能力,和搭建生态系统的能力。”这就好比戴尔一直在加强存储来完善其数据中心产品组合那样,包括IBM、惠普、Oracle等在内的系统厂商都有自己的存储;而没有自己服务器业务的EMC和NetApp又分别牵手缺乏存储产品线的思科推出Vblock和FlexPod打包方案。这些大公司的阵列不仅提供给用户参考一长串的交换机、HBA卡等互操作性兼容列表;EMC还与博科、思科、思杰、英特尔、微软和VMware共同发布了VSPEX验证基础架构,利用自身技术来进一步降低渠道合作伙伴集成的门槛。那么,留给Infortrend、Promise等的发展空间将会越来越小?
以前面提到过的Infortrend EonStor DS G7为例,我们在媒体同行配合厂商录制的视频中看到,其主要宣传点还是IOPS、带宽这些“硬指标”。要知道一年前推出的同样采用Intel Xeon C5500/3500平台的NetApp E5400早已达到这一水平,那么现在确实需要玩出点“花样”来了?
而Promise除了企业级存储之外,还提供配合苹果Mac工作站、笔记本的SOHO级别和视频编缉专用存储,也包括Intel提出的“Thunderbolt(雷电)”接口产品。大家都羡慕Apple的成功,也有不少公司想搭这个顺风车赚些钱,但又有几个能复制苹果赖以成功的商业模式和整个生态系统呢?
谈到“Made in China”,我曾经不止一次听说EMC等品牌部分型号阵列的硬件由位于中国大陆的富士康等工厂代工制造。至于“Design in China”,IBM在上海张江的研发中心进行部分存储产品的开发、测试工作。其中包括以中国团队为主导的Easy Tier自动分层存储技术、Storwize V7000中端阵列和SVC(SAN Volume Controller)存储虚拟化设备的软件系统等,当然像DS8800这样支持Easy Tier的高端产品自然也有软件工程师在中国。
在参观IBM上海张江研发中心的实验室时,看到的一台示波器(上)和一块AMCC的测试板(下),上面有颗熟悉的PowerPC 440芯片。我们知道PowerPC的指令集架构源于IBM Power家族。LSI在2008年从AMCC手中购买了3ware RAID卡业务,从而获得PowerPC 400系列的授权,用于自己的SAS RAID和HBA产品线。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里我想很直白地说一句,IBM提高研发人员在中国的比例,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我们的人工成本要低于大多数发达国家。尽管相关的专利、核心技术仍然掌握在外企手中,却能够帮我国培养一些存储技术人才。
从5月的EMC World 2012大会开始、到本月的惠普Discover大会和戴尔存储论坛,先后的存储发布已经让我们有些应接不暇。那么国内厂商就甘当寂寞吗?据笔者了解,不止一家国内存储公司将在今年夏天有重要的新品推出。其中一定会有一些创新的技术,这些创新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呢?
就在笔者截稿之时,某公司的高级产品经理兼产品设计师,也是我的一位朋友,仍在为新产品的设计、开发和包装营销工作奋战在第一线。我相信这里面除了公司业务的成败之外,还有着个人的理想和集体的荣誉。如果说能够借此一举超越国外高水平同行还有些勉为其难的话,至少希望可以给国内存储行业开一个好头:“我们不是永远的跟随者,我们也可以做创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