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自称便利蜂员工的用户在职场社交平台脉脉上称,便利蜂裁员出新招,要求员工参加数学和逻辑考试,考试不及格的员工会被开除。数学科目的考试,包括三角函数、空间向量等,内容十分“丰富”。
对此,便利蜂方面表示,“考试不过就开除是谣言,要考三角函数、空间向量什么的也是谣言。”
官方称并非“裁员考试”
公开资料显示,“便利蜂”品牌属于北京自由蜂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于2016年12月21日成立,于2017年2月开设第一家门店,创始人为原去哪儿网CEO庄辰超。
目前,便利蜂已在北京、南京等4个城市开设了近600家便利店。根据其给出的数据,2019年便利蜂计划以之前两倍的开店速度,完成新开业店铺数量超过1000家的目标。
拿到便利蜂考试题发现,试题多是围绕便利蜂业务内容的逻辑和数学题,并不存在网友流传的三角函数、空间向量等题目。
便利蜂试题:
便利蜂 “蜂小柜”里的货品每天都要补。假设货柜中只卖饮料,分A/B/C三种饮料 。A比B贵2元,B的价格是C的2倍,A的数量是B的数量2倍,并且B的数量与C相等。已知A的单价为9元,A的数量是50瓶,错单率为0%并全部售出,求此“蜂小柜”的销并全部售 出,求此“蜂小柜”的销收入为多少元?
A. 7125 B.712.5 C.7105 D.710.5
有分析称,对于当前的便利店行业而言,无疑是站在了数字化升级的潮头之上,这也意味着便利店的员工也需要具备更高的能力和素质。而在此次便利蜂的数学考试风波背后,正是便利店行业亟待人才升级的体现。
便利蜂人力资源部在近日发布的内部邮件中表示,该题目难度为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标准,其中数学的要求等同于高中代数部分要求。“能力尚未达到要求的员工进行辅导及补测,保证每一位在职的员工,必须都能够达到所在岗位胜任力的要求,方可在该岗位工作。”
而对于网络上传得沸沸扬扬的“变相裁员”质疑,该内部邮件称,“对于总部办公室3级及以下员工,将会在入职、转正、以及每一次绩效考核的同时,对相关岗位员工进行数学及逻辑能力测试”。
北京晚报:
原文标题:便利蜂数学考卷是啥逻辑?解决矛盾不能靠熬鸡汤,也别靠打鸡血
“某门店实行一两菜制度售卖热餐,每两2.5元。某日,门店进货三个菜品,分别是土豆炖牛肉30份,西红柿炒鸡蛋25份,宫保鸡丁20份(三种菜每份均为160克)。当日废弃土豆炖牛肉5份,西红柿炒鸡蛋3份,宫保鸡丁7份,其余全部销售,不考虑其它因素,当日热餐销售收入为多少元?A.480 B.450 C.460 D.500。”这个题目是不是像公务员行测考试的数量题?不过,这是一家连锁便利店给员工出的考试题。
为什么要考这种题?据说便利店业务每天都需要大量基于数学逻辑评估的小决策,数学逻辑不好,绩效很难达成预期。可有被考试的员工爆料称,考试不过是公司为了裁员想出的奇葩招数。企业回应加以否认,称考不过也不会辞退,而是培训后再补考。若是正常的企业内部管理,外人当然没有干涉的权利,可近期发生的多起案例,让人心生疑虑。
就这家企业来说,首先,是考试的时间或时机。如果企业需要高素质人才,特别是数学逻辑能力较强者,应该在入职环节就该把好关。正如公务员考试,先审核资料,再笔试,再依据行测成绩划定面试人员名单。当行测考试突然杀出,特别是把成绩与裁员紧密相连,就难免招致社会质疑。其次,这种做法是否涉嫌违反相关法律。企业与员工应该签订了劳动合同,如果员工最终无法通过数学考试,合同中是否有相关条款,授予企业以此种方式单方面解除劳动关系的权力?网络上有以这家便利店员工身份接受采访或发布的吐槽,列举了不少强制离职措施,因未具实名,不可偏信,但企业有责任站出来给予明确回答。
年底裁员实属正常,如果是以类似数学考试的方式“软裁员”,就不正常了。企业和员工之间是一种契约关系,有着共赢的取向,也有各自利益至上的现实矛盾。解决矛盾,既不能靠熬鸡汤,也不能靠打鸡血。这家企业负责人解释说,“总是纠结和担心会不会落入不达标区的人是很难和我们一起奋战到底的。体面的生活是要靠奋斗,不是靠混,更不是靠躺地打滚。”这话说得很有道理,可光讲大道理不行,更要讲法治。这也是逻辑选择题,企业管理层千万不要选错,毕竟能力不止体现在数理逻辑。
来源: 北京晚报
作者:贾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