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存储网

江湖传言谷歌欲收购ebay狙击阿里 需砸800亿!

2014-09-15 01:16:18 来源:中存储

如果传言属实,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并购之一将很快发生。日前有国外媒体报道,有市场传言称,谷歌公司将宣布收购eBay公司40%的股份,交易规模将高达850亿美元!

目前还没有看到谷歌和eBay公司官方对此的回应。受此传言影响,eBay公司9月13日当天的股价上涨了2.98%,而且成交量激增至4216.39万。不过,当天谷歌的股价却出现了0.97%的小幅下跌,这或许跟传言中的谷歌报价过高有关。

该传言的确有些令人不可思议!不是指谷歌不可能投资eBay,相反,这种投资的可能性一直存在。不可思议的是谷歌给出的报价。按照eBay昨天最新收盘价格,eBay当前的市值是647.16亿美元,而谷歌居然愿意花850亿美元收购eBay的40%股份,这相当于eBay足足溢价超过228.36%!

如果传言的报价没有太大出入的话,那么只能说明一个问题:eBay并不太想出售自己的股份,而谷歌却志在必得!毕竟,40%股份不是一个小数目,一旦谷歌拿下eBay公司40%的股份,将成为最大股东且具有相当高的控制权。

这是因为eBay的股权结构十分分散,目前的前十大股东中,没有一个单一股东的持股比例超过10%,持股比例最高的OMIDYAR PIERRE M也只有8.72%,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加在一起,一共才33.06%。可以说,如果谷歌能拿下eBay的40%股份,就相当于把eBay基本上完全掌控在自己手中。

作为目前全球第一大互联网上市公司,谷歌在中国的阿里巴巴正在美国IPO路演的关键时刻,传出收购美国最大的C2C网站eBay股份的消息,这会仅仅是一种巧合吗?无论如何,这都有特意在阿里巴巴上市前夕通过搅乱视线、震荡股市以狙击阿里巴巴之嫌!

最新的消息称,阿里巴巴在IPO路演数日后,已经获得了足额认购。因此,阿里巴巴计划于下周三提前结束IPO新股预订,并将于下周五也即9月19日如期在纽交所上市。按照目前的状况,阿里巴巴的市值将达到1627亿美元左右,从而一举成为排在谷歌和Facebook之后的全球第三大互联网上市公司。

谷歌选择收购eBay而不是亚马逊非常有意思。一方面是因为亚马逊的市值太高(当前市值为1530.23亿美元),收购亚马逊股份代价太大(收购太小比例股份又没有意义),另一方面是因为eBay的商业模式跟淘宝非常相似,而淘宝在阿里巴巴集团中,虽然没有天猫赚钱,但却承担了阿里巴巴交易流水规模的绝大部分,而且淘宝一直存在卖假货、不开发票、不交税等法律风险问题,用eBay去冲击阿里巴巴的伤疤痛点,无疑是一个聪明的选择。

更何况,eBay曾经跟淘宝是面对面的竞争对手,当年eBay收购了淘宝最大的竞争对手易趣网,在中国的C2C市场,跟淘宝真刀真枪干了很多年。虽然最终以eBay易趣的失败告终,但失败也是一种经验和收获,就对中国电商市场的熟悉度而言,可能没有谁比eBay更强了。

如果传言成真,那么谷歌至少在战略上立于可攻可守的有利位置。

首先,谷歌要防着阿里巴巴快速进军国际市场的步伐,尤其是谷歌的大本营美国市场。阿里巴巴2010年4月,推出了全球速卖通也就是AliExpress,俗称国际版淘宝,正式杀入国际C2C市场,这无疑是在eBay的家门口抢起了生意。谷歌如果成功收购eBay股份,以谷歌的巨大流量、用户数和各种消费级产品,必然对eBay的业务有立竿见影的拉升作用。

其次,谷歌和eBay联手之后,不排除eBay重新杀回中国的电商市场,抄阿里巴巴的后路。事实上,eBay从来没有真正的离开过中国的电商市场,在eBay易趣兵败折戟之后,eBay中国网站就以“海淘”的形式一直存在着。通过该网站,中国消费者可以直接从eBay购买许都直邮中国的商品。

一旦有了谷歌这个超强后盾的支持,到时候,eBay完全可以大幅加大在中国电商市场的资金、人力、资源、商家、商品、物流、服务等方面的投入,再次跟淘宝针尖对麦芒地单挑。虽然eBay短时间内很难彻底撼动淘宝在C2C市场的霸主地位,但虎口夺食、抢夺一块不小的蛋糕还是完全有可能的!

在电商的实力方面,eBay和阿里巴巴各有千秋。eBay强于营收,阿里巴巴则胜在净利润高。

按照两家公司2014年第二季度最新的财报数据,eBay第二季度净营收为43.66亿美元(约合267.83亿元),这一数据比阿里巴巴集团第二季度的净营收157.1亿元要足足高出70%!但在净利润上,阿里巴巴集团为73亿元,而eBay是6.76亿美元(约合41.47亿元),阿里巴巴比eBay高出了76%!另外,在增速方面,阿里巴巴无论是净营收的46.3%还是净利润的60%,都明显高过eBay的13%和6%。换句话说,阿里巴巴的成长性明显强于eBay。

虽然还是让人难以置信,但无风不起浪,谷歌850亿美元收购eBay公司40%股份的消息还是相当令人兴奋!毕竟,在互联网时代,越是激烈的竞争,就越能更快速的推动行业的发展,最终受益的,还是广大的消费者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