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存储网

IDC对中国制造业、金融服务行业及智能终端市场的2021年10大预测

2020-12-14 04:47:14 来源:IDC

IDC FutureScape 2021预测季正式开启。10大预测系列专题视频陆续上线,涵盖领域包括整体ICT市场、智能终端市场(电脑、智能手机、智能家居、商用大屏、平板电脑、汽车、用户体验等)、企业级IT市场(云计算、数字基础架构、数字创新软件等)、新兴技术市场(人工智能、区块链、网络安全等),以及垂直行业研究(金融、政府、智慧城市、制造等)。

2021年制造业10预测

2020年新冠疫情“黑天鹅”事件使得制造业遭受重创,由于供应链中断使得制造业的生产一度停滞。以汽车制造为例,在疫情头几个月,中国汽车的产销大幅下滑。与此同时,中美贸易摩擦并未停止,美国政府对中国半导体、电子行业的贸易限制,也使得中国制造企业备受压力。

一边是疫情的全球肆虐,一边是中美贸易摩擦的持续升级。在此严峻的外部挑战之下,中国政府出台了“新基建”、“双循环”等政策,以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助推制造业复苏。我们也可以看到,在疫情新常态下,一批新业态、新模式应运而生,并从根本上颠覆传统的工作模式、生产模式以及未来商业模式。

IDC近日发布的《IDC FutureScape:全球制造业2021年预测——中国启示》,为制造企业的高管提供了在未来60 个月内制造业IT 及其IT 所支持的业务发展趋势,报告标识了这些预测发生作用的未来时间和受影响的业务领域,以及相对的复杂性和成本。每个预测包括IT 对业务的影响和对于制造企业的行动指南。

IDC FutureScape对中国制造业的预测如下:

预测1:AI风险决策

到2026年,50%的中国2000强企业将使用人工智能开发基于风险的操作决策指导和洞察力,相比今天,这一数值低于5%。

预测2:资产自动化运营

到2024年,为支持自主运营,企业将增加60%的投资在数据治理、数字工程组织和数字运营技术上。

预测3:跨生态系统的运维中心

到2026年,50%的中国2000强企业将开发产业生态系统数字化运营中心,以监控产能、专业知识、市场和环境状况, 使上市时间缩短55%。

预测4:供应链弹性

到2021年底,70%的制造业供应链将投资能真正实现业务弹性所需的技术和业务流程,以使生产率提升10%。

预测5:大规模远程办公

到2024年,制造商将利用机器视觉和AR/VR将场外的专业知识扩展到现场,实现能在任何地方提供工程和维护支持,从而使现场人员减少35%。

预测6:跨应用程序协作

到2023年,20%的制造商将启用可实现多厂商能力并简化工业4.0技术栈的解决方案,以整合其企业应用程序。

预测7:风险迁移的生态系统

到2024年,60%的制造商将参与分布式供应链网络,以降低其价值链意外中断的风险。

预测 8:B2C机会

受新冠疫情影响,到2022年,75%的面向消费者的制造商将利用新的直接面向消费者的渠道,提高客户满意度和业务弹性,从而增加15%的利润。

预测9:车间数字孪生

到2024年,30%制造商将借助实时传感数据来增强其车间数字孪生,从而使得车间和存储区域的物流瓶颈减少80%。

预测10:嵌入式质量管理

到2025年,75%的制造商将在整个价值链中嵌入质量管理,包括供应链和现场服务,从而使得整体质量成本减少30%。

2021年中国智能终端市场10大预测

2020年的疫情给科技、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带来了巨大影响,各行各业都不同程度地加速了数字化进程,以提高线上经营的能力和对市场变化灵活反应的能力。疫情为金融机构带来挑战的同时,同样也带来了通过加大科技投入、深化数字化转型来实现弯道超车的机会。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金融科技提供商会重点布局哪些技术,会对金融业务产生怎样的影响,金融机构会怎样调整创新战略,做好准备适应下一个新常态,以实现竞争力的提升?

本报告结合中国金融服务行业的技术热点及金融业务发展状况,给出2021-2025年间最重要的10条预测,并分别阐述外部驱动因素、对IT及业务的影响、对金融机构技术选型的建议等,希望对中国的金融服务行业深化数字化转型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IDC FutureScape对中国金融服务行业的预测如下:

预测1:智能贷款决策

到2022年底,零售银行业务中75%的贷款决策将得到来自新兴金融科技的支持,这凸显了银行与新型金融科技合作的加速。

预测2:数字身份管理

到2023年底,5%的银行将通过统一的客户数字身份认证提升客户体验、创新商业模式、实现业务增长。

预测3:预约式交易

到2022年,约60%的银行分支机构内的交易将以预约模式开展,通过引入数字化工具,银行将积极探索线上预约与线下服务的无感式对接。

预测4:保险核心系统

到2021年,50%的中国头部保险公司将进行新一代核心系统的升级改造。

预测5:实时支付

在2021年,我国98%的数字时代的消费者对企业的支付将使用实时或“类似实时”的非卡方式完成。

预测6:零售、小企业贷款流程自动化

到2022年,75%的消费者和小企业贷款将通过人工智能支持的自动化流程发放。

预测7:数字货币

在2025年,5%的消费贷款将以央行数字货币发放。

预测 8:去中心化金融

到2025年,约有超过10亿美元的资产价值将被锁定在去中心化金融(DeFi)项目中。

预测9:对公贷款智能信用评分

为了应对疫情的不确定性,到2023年将有60%的对公银行业务通过开放的数据战略优化信用评估模型,以改善贷款组合质量。

预测10:贷后管理流程改善

在2021年,约30%的银行将通过智能化贷后管理解决方案来优化不良率,这将帮助收回更多的不良贷款,而不是直接将其核销。

2021年制造业10预测

过去十年,中国终端市场经历了技术变革、生态变革、用户升级等一系列的变化。 未来十年, 中国终端市场正在面临着一场新的颠覆式发展。新架构、新系统、新用户、新行业、新服务、新渠道等一系列变革正产生着一场新的化学反应;云终端、 终端及服务、新制造、主播带货这些全新模式都在颠覆中国终端市场的发展。

2020年我们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疫情, 疫情导致终端市场的众多发展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在这样一个背景下,IDC中国助理副总裁王吉平先生总结并给出了2021年中国智能终端市场的十大预测,具体如下:

2021年中国智能终端市场的十大预测Share the image

预测一: 更多的企业和消费者愿意支付云终端解决方案费用。 2021年 超过15%的消费者将考虑支付云终端的服务;另外,30%以上的企业用户也正在考虑支付云终端服务。

预测二:场景化定义终端新生态。 随着消费者使用终端场景的广泛分布,在不同的场景中都酝酿着一种内在的场景生态。 如娱乐终端生态、 健康终端生态、教育终端生态、智能家居智能生态等多场景生态。 IDC预计,2021年8%左右的终端产品将和教育有关,20%以上的终端产品将和智能家居有关, 30%左右的终端产品将和健康有关。

预测三:非接触式连接引发终端形态多元化。随着传统的物理交互成为过去,中国有60%的组织将通过自动化操作和非接触式方式交付用户体验,实现规模化客户共情。 疫情导致越来越多的场景从面对面变成非接触式连接方式。比如各种柜式贩卖机, VR/AR看房,大型视频会议终端系统。这些都在促进者终端形态的多元化发展。

预测四:新兴技术与终端的结合加速。智能终端将变得更加智能。 连接、交互、 屏幕等一系列新兴技术正逐渐应用于智能终端设备。 2021年超过50%以上的设备将融入多模交互技术, 超过80%以上的设备将支持5G、 WIFI6、 蓝牙mesh等新的连接方式,超过40%以上的设备将支持AI技术。

预测五:人口素质的提升,拉动消费新需求。过去10年中国本专科毕业生增加了7000万, 随着人口素质的提升,消费需求正在从简单的消费升级,到新质量、新价格、新富创、新内涵的多层次需求转变。

预测六:智能终端的全民覆盖。数字化的时代,已经让更多儿童的学习和老年人的生活已经和智能终端密不可分。 随着儿童手表、 学习平板和K12电脑逐步在学前及小学普及,终端覆盖的群体日益年轻化。另外一方面, 老年人也开始通过可穿戴设备、平板等产品满足其健康、娱乐等需求。2021年 超过10%的14岁以下的儿童拥有至少一台终端设备, 30%以上的60岁老人拥有至少一台智能终端设备。

预测七:二手智能终端导致终端生命周期延长。今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正在接受二手终端, 尤其属于消费支配能力偏弱的用户。例如老人、儿童他们的终端产品往往是来自家庭其他成员的二手终端,或者一些低收入群体, 购买一些二手终端产品应用。 这些当然促进了终端在市场的覆盖范围, 但同时也正在延长终端的使用生命周期。

预测八:智慧教育全面深化发展。2021年是智慧教育校内校外全面实施的一年。 预计到2021年超过80%的教室将变成智能化教室。 教室内将配备电子白板等智能化互动产品。 超过30%以上的学生通过PC或者平板等方式进行辅助学习, 甚至超过5%的学生将配备打印机、摄像头等其他终端产品进行学习。

预测九: 未来企业围绕未来空间、 未来文化及未来劳动力展开一场转型与升级. 疫情让企业加速在未来空间、 未来文化和未来劳动力的转型与升级,终端设备成为重要助力推手。2021年超过40%的企业将考虑建立自己的智慧办公体系, 其中50%以上的中小企业认为终端之间多屏互动是可以提升企业效率的方式, 80%的企业将配备移动办公解决方案。

预测十:不确定性持续, 2021年终端市场仍存在较大不确定风险。 2021年中国政治、经济、社会与技术层面都依然存在诸多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的潜在因素都将导致2021年市场层面的一些突发事件。健康、疾病和供应短缺成为新的不确定因素之一。超过20%的企业计划采取灵活的采购方式减少不确定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