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存储网

上海集成电路主要制造企业复工率超99% 实行3个不放松

2020-03-20 09:21:38 来源:澎湃新闻

集成电路作为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的产业,事关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也是上海发展的三大产业之一。

澎湃新闻18日从市经信委获悉,疫情爆发后,上海做好集成电路上下游产业链协调和复工复产等工作,制订有效的疫情防控管理措施。目前,上海集成电路主要制造企业复工率均已超过99%,中芯国际、华虹集团、积塔半导体等企业的员工到岗率均已超过95%,各企业的各项生产任务稳定有序开展,为上海集成电路完成十三五规划产业发展目标奠定良好开局。

推动产业链协同不放松

针对集成电路企业反映的原材料供应、物流运输、防疫物资短缺等诸多问题,上海积极协调兄弟省市产业链上企业复工复产,打通产业链关键环节,畅通物流运输卡点。

上海工研院是一家智能传感器领域重点企业,该公司技术团队在红外温度传感器技术攻关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而红外温度传感器正是额温枪、测温仪的核心部件之一。当得知产品生产需要浙江、广东、重庆等地的封测企业复工时,上海紧急联系国家工信部,积极协调产业链企业尽快复工。通过企业连续加班加点,2月11日,第一批9万颗芯片提前三天送到了客户手中,投放到抗疫前线。

截至目前,工研院已经给北京、上海、广东、山东、安徽等省市的十余家客户提供了超过280万颗红外温度传感器。这些高质量传感器的市场投入,对稳定防疫物资价格,以及社区防疫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春节后,得知位于青浦的巴斯夫工厂由于疫情无法复工,将导致集成电路制造企业2周内发生停产的情况后,上海积极协调,在一天内就完成复工文件批复,帮助供应商顺利开工生产,保障了集成电路企业原材料供应。

此外,跨省运输车辆司机回本地需要进行自我隔离14天,造成跨省产业链供应受阻,物流运输不畅。上海与兄弟省市相关部门积极协调沟通,短时间内限运和禁运等相关堵点被清除,为集成电路企业稳定运行保驾护航。

产业支援“抗疫”一线不放松

集成电路上下游产业链长,涉及领域广,具有需要7*24小时不间断生产的特性。市经信委透露,目前上海已经成为国内集成电路产业链最完整、技术水平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地区,集成电路制造企业积极承担防疫物资保障任务,支援“抗疫”一线。

上海工研院、上海烨映、华虹宏力半导体紧急调整人员,优先研发和生产红外MEMS传感器芯片,有力保障了前线物资顺利生产;华力的存储芯片产品用于红外测温仪及体温计;中芯国际为华为代工的5G芯片,保障了疫情期间的紧急通信需求;台积电(中国)也生产许多医疗相关的设备与仪器的核心芯片部件。上海集成电路重点企业按照防疫需求生产相关产品,有效缓解市场上此类医用器械的芯片需求。

推动重大项目招商引资工作不放松

围绕打造“产业链最完备、产业集聚度最高、综合竞争力最强的集成电路产业体系”的总体目标,上海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坚决不放松重大项目招商引资工作。

春节后,市有关部门会同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与格科微公司积极对接,通过当面洽谈以及结合电话、视频会议等不见面方式,推动格科微项目落户临港。

3月2日,举办了“临港新片区与格科微电子签约仪式”。据市经信委披露,格科微临港项目计划总投资22亿美元,建设一座12英寸月产6万片晶圆的CMOS图像传感芯片厂。项目分两期实施,一期投资12亿美元,计划今年6月启动,2023年建成,预计达纲年产值70亿元人民币;二期于2023年启动,预计投资10亿美元,2024年底建成,项目全面建成后预计达纲年产值110亿元人民币。

上海市经信委表示,该项目从洽谈对接到正式签约仅用时一个月,在疫情期间又一个百亿级的集成电路重大项目落户上海,对于提振产业投资信心,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实现全年和“十三五”发展目标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