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V的引入的确能为运营商带来很多好处,但如果不能保证原本的电信级高可靠、高可用和实时性,甚至会带来系统性的风险。对此,风河公司中国区工程应用总监付立政表示运营级NFV仍需要跨越三道门槛。
日前,风河公司中国区工程应用总监付立政博士在接受通信世界网采访时表示,NFV的引入的确能为运营商带来很多好处,但如果不能保证原本的电信级高可靠、高可用和实时性,甚至会带来系统性的风险。在他看来,运营级NFV仍需要跨越三道门槛。
运营级NFV需要跨三道门槛
专家预计,今年将实现NFV的商业部署,2016年将实现更大范围的商业部署,到2019年,NFV的市场空间将达到41亿美元,前景非常广阔。
尽管NFV的前景可期,但从概念到真正商用还有许多问题。付立政指出,“NFV的引入的确能为运营商带来很多好处,但如果不能保证原本的电信级高可靠、高可用和实时性,甚至会带来系统性的风险。”
他表示:“很多人认为引入虚拟化,搭建资源池,将IT技术嫁接在CT上就是NFV,但实际上并没有这么简单。目前有很多提供企业IT解决方案的公司都自称能够提供NFV解决方案,但是如果不能提供运营商级的能力,就不是真正意义上能够实现NFV的产品。”
在付立政看来,真正的运营级NFV要跨过三道门槛。
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高性能。在传统的架构中,特定硬件对应特定业务,并在软件层面进行优化,达到最佳的性能;但在NFV架构中,却是采用通用硬件来支撑绝大多数业务。经过多个摩尔定律的周期,通用处理器性能已经得到了很大提升,现在需要着力解决的是时延和数据面转发等问题。风河对于时延和数据面转发进行了专门的优化。
其次是要解决可靠性的问题,电信运营商的系统要求保持现有5个9级别的可用性,确保每年的停机时间不超过30秒。“通过虚拟化平台的部署和优化,我们可以实现虚拟机的快速定位、跟踪和迁移,通过备份技术,从根本上防止出现单点故障。”
第三是要解决可管理性方面,需要能够实现与原有平台和业务的对接。从资源池和虚拟机管理系统角度来看,技术已经非常成熟,难点在于虚拟资源与业务应用的接口灵活度。“我们有个专门的团队,对运营商的OSS/BSS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实现整个电信业务流的跨系统互联互通、灵活调度、故障判断和自我恢复。”
运营商引入NFV需要选合适的突破口
在付立政看来,运营商引入NFV的路径有两种。一种是相对激进的,在新设备的采购中,就直接要求所有设备与功能均要支持NFV;一种是相对温和的,逐步的对网络设备进行替换,先进行小规模的试点,成熟一块迁移一块。
“运营商的系统非常庞大也非常复杂,NFV的引入肯定要选一些合适的突破口。”付立政说。他还举了个例子进行了说明,“目前,我们正在和某家大型运营商进行深入合作,涵盖的范围就包括EPC、RNC、接入网和小基站网关等,都取得了不错进展。”
“当然,并不是所有场景都适合NFV,比如核心路由器,它需要具备上百G的转发能力,而且对时延要求非常高,这对于通用处理器来说是很难做到的。”付立政说。“运营商未来肯定是物理资源和虚拟资源共存的。”
目前,市场上只有风河宣布了运营商级的NFV解决方案。 IT领域技术正渗透到CT领域技术中,NFV核心价值之一便是开放与共享,不可忽视的问题是:NFV的发展需要业界相关组织以及各相关行业企业的共同努力与合作,仍需要一个健康成熟生态圈的支持。
对此,付立政指出,“我们推出了TitaniumCloud计划,希望发展一个生态系统,以确保推出经过优化、遵循互操作标准的解决方案,从而缩短服务提供商和部署NFV架构TEM产品上市时间。服务提供商和电信设备制造商可以放心选用这些硬件和软件产品,因为它们已经事先与WindRiverNFV解决方案集成并得到验证,而且能够在实时网络中部署。”
据了解, 2015年初,中国移动携手合作伙伴成立OPNFV(OpenPlatformforNFV)实验室,该实验室是亚洲首个OPNFV实验室,将为业界提供一个国际化、开放的测试环境,加速推动NFV商用步伐。而风河是OPNFV实验室的首批合作伙伴,一直以来风河和中国移动在NFV领域开展了密切的合作,同时也是NFV领域的领导者。
此外,日前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应科院)成功地在风河钛伺服器上实现LTE小基站网关和安全网关的NFV,通过风河钛云计划,风河与伙伴合作进行优化及互操作的解决方案,为服务供应商和电讯设备製造商部署NFV基础设施,加速新产品推出市场的时间,满足电信业“随时在线”的严格需求而设的运营商级NFV基础设施软件解决方案。
转载自:通信世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