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等先进技术装备制造业发展
产业转型点亮“安庆智造”
《安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摘要(一)
“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安庆转型发展的决战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安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以下简称《纲要》),是根据《中共安庆市委关于制定安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的,主要阐明“十三五”时期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政策取向,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全市各级政府依法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未来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共同的行动指南。 《纲要》共分为四个部分:一、“十三五”发展环境。二、“十三五”发展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三、“十三五”发展重点任务。四、规划实施保障。另有两附件,附件一、“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附件二、安庆市“十三五”规划纲要重大项目。
◇“十三五”发展环境
“十二五”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办成了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难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三五”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强化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打好产业转型升级、棚户区改造、精准脱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县域经济实力五大战役,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建设“四个强市”,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十三五”主要目标
“十三五”时期,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经济强市、创新强市、文化强市、生态强市,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十三五”重点任务
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着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突出打好五大攻坚战,统筹推进社会、文化、生态、改革、开放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
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工程,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为突破口,推进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加速发展,到2020年实现产值均超500亿元。
30万辆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产业。以整车生产企业聚集发展为目标,带动零部件产业发展,重点推进电池、电控、电机和车身结构轻量化等关键技术产业化,加快建设第三代汽车电池项目,加速布局汽车零部件企业,形成国内领先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在建成年产5万辆新能源汽车和年产2万辆新能源客车项目基础上,再引进2-3家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和100家以上零部件配套企业,积极打造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和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能力达到30万辆,汽车零部件市内配套率力争达到60%以上。
产值超50亿企业5家以上
新材料产业。围绕丙烯深加工、氰化物深加工、LPG深加工、乙烯深加工产业链,引进国内外一流企业,打造产业集群。到2020年,产值超10亿企业10家以上,产值超50亿企业5家以上。
2万台机器人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实施智能制造工程,积极构建新型制造体系,重点发展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海工装备、专用设备制造等,形成产业链。依托富士康等企业,形成2万台数控机床及关键零部件生产能力;依托晨兴等新项目,推进伺服电机等主要功能部件和关键应用软件产业化,形成2万台机器人生产能力。
10亿元电子信息企业10户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加快发展电子通讯产业,引进深圳邦华等品牌企业,加快宝捷讯、卡为、酷米等企业发展,尽快形成百亿元产业集群。力争到2020年,产值超亿元电子信息企业100户,10亿元企业10户。
三大产业产值均超千亿元
落实《中国制造2025》,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大力培育百亿企业,推动化工产业做大上游、做精下游,纺织服装业园区化、集聚化发展,农产品加工向绿色食品加工转变,到2020年,三大产业实现产值均超过1000亿元。
全省百强服务业达10家
实施服务业加快发展工程,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到2020年,建成20个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全省百强服务业企业达10家,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到60%。
300亿元网络销售额
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推动电商进农村、进企业、进社区,发展电商专业村、特色电商街区,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深化与阿里巴巴、京东等合作,培育和引进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推动重点行业与骨干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积极发展与电子商务协同运作的物流配送体系。到2020年,网络销售额达到300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重25%以上。
旅游总消费700亿元
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推进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加强天柱山、五千年文博园、司空山、宜秀宜游等品牌景区建设,进一步完善旅游交通干线,打造5条以上国内精品旅游线路。到2020年,旅游总消费达到700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10%以上。
农产品加工业产值1500亿元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到2020年,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达到2.7,实现农产品加工业产值1500亿元。
7000家家庭农场
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到2020年,耕地流转率达到60%,建成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3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0家,家庭农场达到7000家,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达到240个。
房地产增加值300亿元
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建设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把公租房的范围扩大到非户籍人口,提高棚改货币化安置比重。完善房地产信贷政策,加大进城农民购房贷款支持力度。到2020年,实现房地产增加值30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高于全省水平。
工业产品质量提升计划
实施工业产品质量提升计划,支持企业瞄准国内外同行业标杆推进技术改造,全面提高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等水平。力争到2020年,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8个、安徽著名商标160个、安徽名牌60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7个。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结合区划调整,进一步统筹优化城市空间、规模、产业结构,推动中心城区城乡一体、统筹兼顾、组团发展。主城区围绕“一城两翼(主城区和东部新城、化工园区)”建设,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建成区域经济文化中心。外围组团,继续推进北部新城建设,同时依托高铁西站、皖河新港和城市快速通道,大力推动月山-茶岭、皖河-海口、杨桥-罗岭等组团规划建设,建设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城乡协调发展的新安庆。
“海绵城市”
打造康熙河、菱湖和秦潭湖为核心的城市生态园林景观。加快城市外环线路、合安高速互通迁建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到2020年,市区道路达到1200公里以上,建成地下综合管廊50公里以上,污水处理率、燃气普及率、供水普及率达到100%,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城市建成区80%达到海绵城市标准。
公共服务“1+4”
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实施公共服务“1+4”政策,提高社会发展和社会保障水平,实现全市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