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存储网

应用机器人时代企业“换人”后技工缺口严重

2016-01-15 00:00:00 来源:OFweek

如今,企业要想转型升级,肯定会想到应用机器人这一举措,但是,不少企业会碰到两大难题,第一便是购买机器人所需资金,第二便是企业内没有会操作、简单维修机器人的人才,这造成不少企业犹豫不决。对此,陈村镇政府、顺德企业利迅达机器人、陈村职校联合起来,敢为天下先,正探索一条新路子,致力解决问题。

陈村镇政府是广东省数控一代机器产品创新应用示范专业镇,所示范的项目正是培养机器人领域的人才。这得益于早在2012年,顺德便成为唯一一个获批认定为广东省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应用示范区的县区级单位。如今,陈村镇这一示范专业镇所开展工作已取得不错效果。其中,利迅达企业和陈村职校联动培养人才是一大亮点。
 

应用机器人是时代趋势

政、企、校联动,创新培养人才

据陈村镇经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陈村镇结合省、市、区各级加大机器代人等智能制造业发展的新要求,利用陈村职校的实训楼作为基地,由镇政府出资购置部分设备,建设数控机器人实训平台,形成校企互动,从而培养符合企业发展所需的新型技能人才。

近日,顺德城市网记者详细采访了利迅达企业利迅达机器人人力资源主管岑艺诗,讲述该示范项目的意义及模式。据悉,利迅达机器人已与陈村职校联合培训40多名有机电专业基础的人才,取得良好效果。

岑艺诗称,利迅达机器人的工程师与陈村职校老师一起编教材,工程师还到学校为学生上课,其中包括理论课、实践课,均持续约2个月,也会请师生到企业内参观、实操。
 

政、企、校联合培养人才

缺人!人才可助行业发展实现良性循环

岑艺诗称,联合培养人才的举措主要有两大目的,其中包括为社会、为企业培养人才;为机器人应用客户培养实操人才以助于开拓市场。“我们企业也需要人才,此举可帮助我们挖掘储备人才,目前我们已与几个学生签订就业意向,但我们吸纳人才的容量始终有限,希望能为广大社会培养更多人才。”岑艺诗说道。

对于客户缺这方面人才,岑艺诗称也是行业“普遍现象”。“我们卖机器人后,需要为客户培训员工2-8人,时间有的长达半年,需花费大量精力,有的企业因此而却步。如果培训的员工获得技能提升后辞职,会造成客户有‘停产’的危险。说来有趣,有时客户要求我们连设备、人一起‘卖’给他们。”岑艺诗说。

岑艺诗说,利迅达机器人在机器人应用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且与全球四大机器人企业均有合作,应用案例广泛,有责任、有优势为社会培养行业人才。岑艺诗说:“我们也考虑过等社会上这方面人才躲起来,不过如果等,不知会等到何时,我们不为赚钱,希望行业人才多起来,助推行业发展。懂这方面的人才多了,就业后自然会主动推动企业应用机器人,从而实现行业良性循环。”

■延伸阅读

机器人应用最主要难题还是转变企业老板意识问题

利迅达机器人总经理助理谢奇峰表示,企业应用机器人是时代所趋,也是转型升级的重要而有效的路径,但不少企业家观念还没转变过来,总觉得“贵”,或者手头紧,其实,机器人购买应用一般两三年内就可回本,好处而且多,包括节省工资、社保;没有工伤;机器可连续工作;提产品质量;提企业形象等。如果企业缺钱,设备租赁业务或分批付款等金融产品可帮助企业解决难题。

政府应加大支持,创新金融产品

岑艺诗还表示,利迅达与东菱电器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全自动水壶抛光打磨项目享受“全国首台套”政策支持,但是,即使这个成熟的技术也难推广至其他同行业企业,原因便是其他企业采用并不能享受“全国首台套”政策支持,资金压力大,为此,她希望,政府创新扶持政策,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对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供资金支持,待企业取得效果,例如回本赚钱后再偿还。

最想开拓本土市场,需要信息更通畅

岑艺诗称,利迅达机器人企业曾与北方企业合作,但是双方谈判成本特别大,且解决问题的时效性差,售后压力也大。为此,利迅达机器人更希望开拓本土市场及周边市场,但是,虽然利迅达机器人知道顺企有转型升级需求,但具体市场信息并不明朗。

为此,她希望政府搭建信息平台,了解到哪些企业想应用机器人,同时,利用一些已开展合作的成功案例,在各行业推广,如此既有利于发展智能制造产业,也有利于企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