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存储网

机器人“十三五”规划成型锁定服务机器人等领域

2016-01-15 00:00:00 来源:上海证券报

博览财经吴峰接受上证报采访时表示,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制造强国”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代表高附加值的机器人,是我国实现“创新发展”、推动经济转型的具体方式,“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空间巨大。

服务机器人行业的风口来了

1月2日,工信部辛国斌副部长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审议了由装备工业司组织编制的“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辛国斌对规划内容表示肯定,要求在修改完善的过程中,认识到服务机器人大有可为,要加大服务机器人的开发应用力度。

根据介绍,机器人领域分为两大块: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工业机器人主要服务于集成组装,中国在技术上落后欧美、日本15年。
 


 

专注于娱乐机器人研发的优必选董事长周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服务机器人领域,全球同样起跑线,差距很小,商业化成功的服务机器人企业全球还没有一家,有点类似于几年前的无人机行业。

“被产业发展规划锁定,这意味着服务机器人行业的风口来了。”周剑说。

实际上,服务机器人的增速近年来已经超过工业机器人。Technavio最新报告显示,2012至2016年全球服务机器人销量复合增速已高达19%,到2016年将达到607万台。与之相比,全球工业机器人2013年至2016年年均增速仅为6%。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重、劳动力成本飙升、残障人群不断上升,要解决这些迫切的社会问题,服务机器人将发挥重要作用。

广发证券罗立波认为,服务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将会是需求场景开发与技术突破共振的模式,二者会呈现螺旋式交替向上趋势,技术拐点突破、新产品放量和外部政策三大要素将会催化整合行业拐点向上。

随着行业的爆发,两类公司的发展潜力巨大:一是平台型潜力公司;二是细分领域做应用开发的企业。

下一代智能机器人将“与人共融”

在工信部审议之前,规划初稿曾经在业内广泛征求意见。据了解初稿的人士介绍,“布局下一代智能机器人的研发”被写入了主要任务中。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所研究员王天然看来,下一代智能机器人的本质特征即“与人共融”。

王天然认为,要做与人共融的机器人就需要把人的符号化能力、学习能力、预见能力、自我调节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与机器的精准、力量、重复能力、作业时间、环境耐受力结合在一起。

新松机器人总裁曲道奎也对下一代智能机器人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按照曲道奎的看法,智能机器人的发展要经历3个阶段:第一阶段,计算智能;第二阶段,感知智能;第三阶段,认知智能。“其中,感知智能是当下要重点突破的领域,可以实现机器人在制造领域或者外部环境的适应性。”

当天,辛国斌也强调,“机器人智能化程度还较低,要下力气提升机器人智能水平。”

业内人士认为,如果中国公司在下一代智能机器人研发领域取得突破,未来市场需求将非常可观。

亚洲制造业协会、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联盟首席执行官罗军预测,新兴国家将是机器人增速最快的市场。未来30年,中国将是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最大市场。2020年,国内市场将突破40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