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日举行的2015年度国家科技奖颁奖典礼上,天津大学高速并联机器人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这一研究成果打破了国际垄断,为“中国制造”提供自主核心技术。
工业机器人是“中国制造2025”目标的重要发展方向。面对西方发达国家的专利技术壁垒,天津大学黄田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研发出了具有中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并联机器人关键技术,并与国内重点企业密切合作结合实际生产需求实现了工程应用,在理论技术和相关产品性能上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为提升中国制造的竞争力提供了自主核心技术。
高速并联机器人主要用于工业生产中的高速抓放操作,其有着串联构型机器人无法比拟的高速运动,在轻小物料高速搬运、包装、分选等方面独具优势,是食品、药品、电池等相关行业自动化生产线的首选装备。而西方发达国家依靠其专利技术壁垒,生产的高速并联机器人长期垄断世界市场、价格居高不下。
黄田教授团队自2001年起开展高速并联机器人技术研究,经过10余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攻关,攻克了机构创新、设计控制、装备技术等难题,发明了二平动、柱坐标式和三平一转等多种高速并联机器人新机构,突破了几何精度保障、高速平稳控制、作业装备布局、物料视觉跟踪、抓取路径规划5项关键技术,取得了国内外公认的研究成果,形成了中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并联机器人关键技术,并有部分技术填补了国际空白。
天津大学将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并联机器人技术与国内相关行业龙头企业合作,研制出了输液软袋自动化包装生产线、锂离子动力电池全自动分选成套装备、乳化炸药自动化包装生产线等核心装备,项目成果在天津力神、石家庄四药、杭州娃哈哈、云南安化等企业得到规模应用,解决了长期制约相关行业产能、产品质量和安全生产的瓶颈问题。同时向广州数控等实施专利许可5项,支撑了中国机器人龙头企业的技术创新,已形成年产500台套能力,使其成为国内型号最全、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机器人企业。
据悉,该系列成果还出口英国和俄罗斯,两次入选国家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落户国家科技馆并被评为优秀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