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间存储领域所发生的一切都关乎容量和经济性,那么智能又何去何从?
技术分析师们似乎都很乐于弄些冠冕堂皇的“名言”出来,仿佛是简单明了的概括了IT领域的现状。但是那些话语似乎并没有一语中的揭示出棘手的技术问题,反而让我更加迷茫了。我甚至不知道该走上还是走下“第三平台”事实上,我也说不明白另外两个平台是什么样子。
“Web-scale” 是另外一号称要统领IT世界的词语。这就是所谓的新IT或者说新数据中心模式。虽然我提到的“scale”意味着真的很大,因为你经常会听到大数据是企业走向“Web-scale”的原因。
来,快速念三遍:“社交、移动化、云”,第三平台和Web-scale背后的推动因素都与市场人员和分析师口中常常提到的“社交、移动和云”相关。(当用的绝望时,就会转到现在更为经典的“大数据”上。)
但这个场景描述有什么不妥么?社交、移动和云并没有描述应用、数据或者任何形式的智能,只是一些场所或者场景。
重点是信息的传递,随时与应用和数据相联系,无论这个人是在办公室、在路上还是正在倒腾数据。或者避免太刻板而是更加社交化一些。
正如耳闻,IT界更多地强调“在哪里”和“如何做”,很少谈论“是什么”和“为什么”了。情况演变为数据本身越来越受到冷遇,有同样遭遇的还有数据存储。
似乎数据存储在哪里已经毫不相关。但那似乎并没有受到重视。我们知道不管是哪种方式都是采用一种形式的存储将数据保存起来,其中的技巧便是要找到最佳存储类型和配置方式,让存储过程更加顺利。但对于整个有价值的企业级IP系统而言,存储不仅仅是一个贮藏的空间,它是一个真实的信息处理和管理系统。
从外向内看
当我们站在第三平台或者Web-scale的视角从外部看数据和应用时,我们看到当今存储技术最重要的发展是采用一个外部方法来解决一个内部问题:我们知道我们每秒钟推动了几亿比特,但我们却不知道这些比特是什么。
如果我们相信我们所听到的,IT场景就越来越关乎与“在哪里”和“如何做”而越发不是“是什么”和“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