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服务器、存储、网络是数据中心里处于核心的三类基础设施。当业务迎来突如其来的大数据的考验时,这些基础设施在传统架构模式中变得有些招架不来。毕竟多年前难以想到,会有着十几亿人同时在同一个WEB窗口买车票,会有几十亿人在同一天同一个网站来网购,从APP上线到拥有日在线活跃用户超过4亿用不了一年时间……企业感到信息时代的到来,率先表现在了企业数据中心如何应对突增的业务数据上,服务器、存储、网络需要升级,到了企业信息化建设下一代数据中心的时候了。
相比“传统数据中心”,“下一代数据中心”应对数据的疯狂增长同样需要更多的存储、计算、网络资源。但遵循原有的投资路径在形成规模时凸显了新的麻烦。数据中心有着来自各个厂家的多个产品,各种各样的程序接口,很多时候不兼容成为最大的问题。同时,不断的硬件升级与累加推高了难以遏制的投资成本和能源消耗。为此,应用需求逼迫技术升级,架构上大规模分布式系统和云计算成为当下适宜的需求与应用,同时数据中心需要更为灵活、迅速的部署与管理,敏捷开发比以往变得更加火热。在基础设施方面,“软件定义”理念成为当前最大看点。这种理念强调的是将计算、存储、网络硬件资源的功能进行软件抽象化,将原有硬件上数据控制策略与数据执行的捆绑进行解耦,通过虚拟化将原有计算、存储、网络硬件资源变为软件资源池,赋予管理员更大的操作权限,并拥有智能管理功能。这样改善的好处就是,可以充分发挥硬件资源的最大能力,并保护现有IT投资,同时可以应对业务数据大爆发的挑战。
从“软件定义”理念看目前的存储厂商
说了这么多,对于初次接触“软件定义存储”概念的用户来说肯定还是有点云里雾里。不妨介绍一下,从哪些厂商那里可以获取这个高大上的技术吧,以下是互联网周刊发布的2015Q1软件定义存储厂商排行榜,评价标准的两个维度见内。
这些厂商里既有此前已经比较知名的EMC、IBM、HP等,也有相对较为名不见经传的Nexenta、Tintri、Solidfire等。可以肯定的是,以软件定义存储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存储革新需求,一方面让老牌企业正在走出技术锁定的老路,另一方面也使新兴企业凭借开放的创新切入新需求市场。软件定义存储代表着存储业的洗牌,更是企业信息化的一次新青春。
软件定义存储技术的发展特点
存储的软件定义实现被称作软件定义存储(SDS),是近两年兴起的致力于提供企业虚拟化和存储技术的厂商创新重点,为数据中心的存储管理带来的新一轮变革态势。软件定义存储实现业界尚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但从当前厂商的技术实现来看,呈现出以下特点:
存储资源池化IT基础设施的利用率不足早已为投资者所诟病,未来存储投资需借助虚拟化技术将数据中心里的所有存储物理设备转化为统一、虚拟、共享的存储资源池。这种资源池的建设可以涵盖各类存储产品,既有当前广泛应用的SAN/NAS,也包括正在普及的闪存应用。同时,这池化也应对厂商透明,可以忽略设备来自不同厂商。
数据控制与管理的解耦与率先提出的软件定义网络实现类似,存储设备也应当把存储的控制与管理从屋里设备中抽象与分离出来,即将存储的控制平面与管理平面解耦。让数据控制策略无关乎具体物理设备,解除厂商对用户的IT投资锁定效应。
统一的API大规模分布式系统和云计算项目的实施并不希望用户完全采用全新的基础设施,故而厂商在进行存储资源池化的时候希望可以给用户提供一个统一的管理服务/编程接口(API),使得各种存储资源可以与其它云化资源形成很高的对接,保护现有IT投资的同时,也可以在不同平台之间有着良好的互操作性。
动态可编程资源让存储成为一种动态可编程资源,赋予管理员更大操作权限。利用软件将存储产品整合为一个简单、可扩展、开放的平台,提供自动化的存储服务并帮助实现软件定义数据中心。
软件定义存储脱胎于VMware提出的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理念,由于不像软件定义网络那样较早建立起了业界标准,当前厂商们在软件定义存储上的技术发展则表现各异。当前厂商们的软件定义存储技术实现可以归纳为数据保持、数据服务和数据消费三层。数据保持层是指存储媒介对数据存储方法的优化,如RAID、纠删码等;数据服务层是指存储媒介对数据活动的优化,如重删、备份、压缩、加密等;数据消费层是指数据的访问接口,如块存储、文件存储、对象存储、Hadoop系统等。
软件定义存储希望的数据控制与管理的解耦则表现为这三层服务独立,技术实现不存在相互依赖关系。由于经过了虚拟化和抽象,数据服务的得以从物理存储设备中分离,可以按需动态创建,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同时,创建的数据服务可以根据软件定义存储控制器统一调度,运行在任何一个合适的服务器或存储设备上。
关于几家传统主流存储厂商的软件定义存储技术实现
由于市场上的存储厂商在实现软件定义存储技术上的表现各异,我们无法穷尽每一家厂商的表现。但软件定义存储技术从理念的提出到如今技术的实现落地,几年下来,市场上已经出现了数家有代表性的厂商,其软件定义存储技术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管中窥豹,我们不妨从他们的努力,看看未来软件定义存储技术的未来。
EMC
在2014年的EMCWorld大会上,EMC发布了软件定义存储平台ViPR2.0,这是EMC在软件定义存储实现上的唯一一款软件定义的可扩展的开放式存储平台。ViPR是一款存储虚拟化软件,分离了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控制平面能够集中管理各种不同的存储阵列功能,包括通过ViPR控制器发现、配置存储阵列以及提供有关存储阵列的报告。数据平面通过ViPR数据服务提供先进的数据服务,这些数据服务运行在存储阵列之上,提供很多功能,例如向基于文件的平台提供对象功能,向商品化平台提供块功能。通过分离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ViPR简化了智能阵列的管理,同时以基于政策的、完全自动化的方式,充分利用了智能阵列中隐含的信息。ViPR发展到2.0后,用户可通过多站点支持能力,实现地理级存储功能数据访问、数据完整性及数据保护。这意味着,ViPR对象数据服务现在可以涵盖多个地点,提供最新的地理信息复制与地理信息分配功能,以使效率和性能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无论用户在哪里、数据在哪里、何时需要数据,通过最新ViPR数据服务都可以进行数据访问。
另外,EMC在2013年通过收购拥有了ScaleIO,这是一个基于运行在商业化服务器上的纯软件实现的软件定义分布式共享存储系统。ScaleIO可在将大量服务器的DAS加以汇聚并形成一个统一的虚拟存储池,供所有服务器使用。ScaleIO旨在充分利用廉价的闲置硬件,为用户提供接近于传统SAN的体验。由于ScaleIO使得存储、网络和服务器资源直到单个磁盘或SSD,都能够实现软件定义的块存储平台。与ViPR相比,ScaleIO所倡导的ServerSAN,或许更容易被用户接受。由于ScaleIO与EMC旗下的VMwareVSAN产品在块存储平台实现手法上存在交集,故而EMC公司最近计划将其ScaleIOserverSAN产品加以扩展,从而作为VMware内核模块的功能组件以实现后者的运行速度提升。
VMware
今年2月初,VMware推出新一代企业存储解决方案,其软件定义存储战略向前迈了一大步。为支持软件定义存储的大规模应用,VMwareVirtualSAN6实现VMware超融合存储解决方案可扩展性与性能的显著提升,而VMwarevSphereVirtualVolumes将提供更高级别的整合存储,支持第三方能够感知虚拟机。VMwareVirtualSAN6将支持双层全闪存架构,其中闪存设备可智能应用于缓存与数据持久层。相对于VMwareVirtualSAN5.5,新型全闪存架构每个节点的输入与输出吞吐量提升4倍以上,可预测亚毫秒级延迟。而VMwarevSphereVirtualVolumes是业界首款在大量第三方存储系统中支持原生虚拟机感知的解决方案。搭载VMwarevSphereVirtualVolumes的存储阵列能够通过普通的控制面板加以管理;进一步拓展了VMware以应用为中心,且基于策略的异构存储自动化的软件定义存储愿景。
NetApp
DataONTAP是NetApp主打的存储管理软件,通过以往的业绩来看,也形成了NetApp在软件定义存储领域里自己的核心竞争力。NetApp的软件定义存储分为上层的虚拟应用,中间集群模式DataONTAP提供的虚拟化存储服务以及位于底层的硬件和云资源。而具体的底层的存储资源可以是NetApp的FAS和FlexPod。集群模式DataONTAP将NetApp的存储阵列与云连接起来,而FlexArray将FAS和E/EF以及第三方阵列联系起来。为了凸显软件的重要性,NetApp将集群模式DataONTAP作为一个核心,对底层的存储资源的整合和控制能力进一步加强,数据可以在集群模式DataONTAP所管理的不同存储介质中自由的进行迁移。
HP
HP有着类似于VMwarevSAN式的产品,StoreVirtual是其主打的软件定义存储产品。近日,HP推出了其StoreVirtual存储平台最新版操作系统LeftHandOS12.0。应用操作系统的此次升级提供了新的特性,包括应用于VMwarevSphere和MicrosoftWindows环境的空间回收机制,通过HPStoreVirtualMultipathingExtensionModule使VMwarevSphere环境的延迟和性能得到改善,创建和管理存储池的新的基于网络的RESTAPI等。HPStoreVirtual存储平台旨在帮助企业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设备敏捷性和容量利用率,帮助用户的虚拟基础设施获得最大化的回报。
DELL
戴尔的软件定义存储将把重心放在蓝色雷霆(BlueThunde)计划上,这是一个将来自戴尔服务器硬件多家合作伙伴的多个软件定义存储技术融合到一起的新项目。蓝色雷霆计划下,作为通用平台的一部分,为客户在软件定义上提供在一个通用管理层的平台上的自由选择权,能够以集成的方式通过单一来源获得支持。戴尔把所有的合作伙伴都放到了蓝色雷霆计划之下。据悉,除了NexentaZFS和Nutanix之外,参与蓝色雷霆战略的合作伙伴还包括拥有OpenStack云及Ceph开源存储的RedHat,拥有Hadoop大数据技术的Cloudera,微软和VMware。对于客户来说,最根本的是自由选择的权利。
IBM
IBM公司的存储业务也已经正式向软件定义领域转型,为此今后5年其计划将在此投入10美元。蓝色巨人的软件定义存储方案将分为以下三种交付模式:以软件形式交付存储方案的IBMElasticStorage、SANVolumeController以及VirtualStorageCenter;集成化软件与硬件存储解决方案的IBMElasticStorageServer;通过云实现存储服务:SoftLayer上的IBMElasticStorage。最新的进展是IBM目前正利SpectrumStorage软件对存储方案进行革新,其设计目标在于帮助客户实现对大规模数据以快速且简便的方式通过单一仪表板进行细化管理——包括其存储于何处、如何使用——从而顺利转移到混合云业务模式之下。
Nexenta
为了吸引更多的中小企业存储买家,Nexenta着力打造的是NexentaStor,这是一款开源的软件定义统一存储系统,其基于ZFS文件系统。Nexenta已经更新了他们的NexentaStorOS到4.9版本,使其企业价值更高,提供更高的可扩展性、性能和可靠性。新的NexentaStor添加了扩展至PB级系统的能力、重新设计的周期性异步复制功能、更深度集成VMware、Windows和OpenStack等。
自由是方向
不难看出,各家企业在软件定义存储理念实现的手法上各异,有的产品针对数据中心现有主流存储设备(SAN/NAS)管理,有的基于服务器端的内置磁盘与DAS,有些直接对虚拟化平台进行优化。但是,各个厂商的目标确是很明显,那就是数据的“自由”。如ScaleIO将DAS存储方式模拟为SAN,让数据可以在本地实现更为快速的流动;DataONTAP、Virtual Storage Center、ViPR等实现本地与云端的更好地对接,让处于各地的数据可以更好地流动;Nexenta的开源方案让更多的用户可以参与存储科技最为前沿的体验等。数据越来越可以在本地之间、本地与云之间、云于云之间自由的流动。虽然厂商们在实现软件定义存储理念道路上各异,但向往自由的同一个目标的努力却让企业可以有着更为广泛的选择。企业存储信息化推动创新,软件定义存储帮你摆脱多年被牵着的牛鼻子,还有什么比自由更重要的么?
自由是一种驱动力,今后存储行业也会像互联网一样,不断被新的想法或新的创新公司颠覆,当然这种或这些颠覆必须也必然是建设性的。
康德说过,“当人们只服从法则而无需听命于他人时,便获得了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