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就在五年前,业务连续性和灾难恢复的话题还会使中小企业的IT主管抱怨两者的成本都不低。而现在,大大小小的公司CIO都认识到:使用虚拟化技术就能同时实现这两点。
共享存储使灾难恢复成为可能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业务连续性与灾难恢复的区别。灾难恢复是指遭到大规模硬件故障或破坏、设施故障及/或区域性的自然灾难后,重新建立IT服务。灾难恢复能力是按照重新建立服务所用的时间和数据丢失的数量来衡量的。业务连续性是指在上述这些情况下,继续正常运营的能力,基本上没有什么停机时间。
成本合理的共享存储是中小企业向实现灾难恢复迈出的第一大步。当数据存储在服务器内的磁盘上时,数据的可靠性和扩展性完全取决于服务器本身,例如主板发生了故障,数据就无法访问,哪怕硬盘是好好的,数据也访问不了。存储局域网(SAN)和网络附加存储(NAS)设备把存储从服务器独立出来,提高了可靠性、灵活性和易管理性。
最新一代的SAN和NAS设备具有快照和复制功能,这是最有效的灾难恢复策略的两大核心功能。快照可以在某个时间点捕捉存储系统的状态,而复制用于把一个存储系统的状态拷贝到另一个存储系统。如果与服务器镜像软件结合使用,这些快照和复制工具可以在替换的硬件上恢复正常运行。
不过还是面临两个重大的挑战:提前很短时间获得服务器硬件并非总是易事;即使借助最新的镜像工具,可能也需要相同的硬件,而相同硬件可能不再可用。位于灾难恢复站点的匹配硬件能够解决这两个问题,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这并不是一种成本合理的选择。
虚拟化消除了对硬件的依赖
服务器虚拟化技术改变了规则。举例说,它改善了镜像软件。虚拟机作为文件被完全封装起来,然后这层软件(虚拟机管理程序)让这些虚拟机可以在任何硬件上重新启动。这就消除了对硬件的依赖性,有可能使用数量较少的灾难恢复物理服务器来支持生产系统,从而让更多的企业买得起一个或多个适当的备用物理主机。实际上,由于服务器虚拟化让整合成为可能,主站点的备用物理主机经常是空闲的。
虚拟机管理和站点恢复工具提供了一种途径,可以指示虚拟机迁移到异地位置。在异地位置,这些虚拟机几分钟或几小时内就可以重新启动,而不是像以前那样需要好几天或好几个星期。有了虚拟化,就可以建立起更具弹性的生产架构——服务器很容易在物理主机之间迁移,共享存储解决方案提供了可用性高达99.999%的企业级功能,快照提供了多个时间点恢复点——这就意味着有望减少必须使用灾难恢复策略的情形。不过确实需要使用灾难恢复策略时,中小企业能避免给业务带来重大危害、导致重大经济损失的停运时间。
尽管业务连续性和灾难恢复是使用虚拟化技术的一个充足理由,但让IT主管们高兴的是虚拟化还有其他诸多优点。
虚拟化虽然提供了企业梦寐以求的业务连续性和灾难恢复,但是它还是有一定难度。现在市面上有一大批虚拟化厂商和平台,并非所有解决方案都是一样的。要想选择最佳的解决方案,需要的不仅仅是查看功能和优点列表。
应该与这样的解决方案提供商进行合作:能够全面理解用户当前的环境、需求和目标,全面了解用户在恢复时间目标和恢复点目标方面的服务级别协议。应用环境中的数据和应用类型,哪个最有效,是SAN、NAS还是支持两者的系统?应当考虑适应未来增长的灵活性,避免劳民伤财的叉车式升级(forklift upgrade)。
一旦值得信赖的顾问公司知道了这一切,它就能详细规划合适的架构,推荐能满足要求的最合适的厂商设备。成功实施还要求在这过程中,将专业知识传授给IT人员。毕竟一旦实施完毕,用户就要使用这个解决方案了。哪怕这一切都做到了,还是会出现问题,所以要确保很容易联系到提供商,以便得到售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