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存储网

中国的3D打印 为何吆喝容易赚钱难

2015-08-29 21:01:10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6岁脆骨病患者小峰靠3D打印技术有望独立行走,可提供3D打印腿骨模型的企业不仅没从这次手术中赚钱,其采购的设备也是高价从德国进口的

贵州的6岁男孩小峰天生患有脆骨病,出生至今已经骨折了二三十次,打个喷嚏都有可能骨折。如今,在有着“颠覆性技术”之称的3D打印的帮助下,他有望享受独立行走的童年。

可小峰的这“一步”并不意味着企业已经能靠3D打印赚钱了,在医疗、食品、建筑、航空等多个领域,3D打印仍处于只赚吆喝的状态。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接触的十余家相关企业几乎没有盈利的,更多的是在不停投入,且都有规模小、生存压力大的特点。此外,中国的3D打印技术与美、德等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起步阶段。

“关键的核心器件,国内几乎是空白的。”江苏省三维打印装备与制造重点实验室主任杨继全告诉本报记者,中国的3D打印在设备、材料、软件等各个方面都远不如发达国家。

近日,国务院以“3D打印是什么”为题,请来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卢秉恒,为部长们“补课”。

“今天为什么要开这个专题讲座?之前我曾私下问过一些部长,3D打印核心是什么?他们解释得都不是很清晰。”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上说。

当前,“中国制造2025”这一重大战略正在实施推进中,国务院的上述举动似乎预示着,在产业升级和创业创新的理念下,3D打印等一系列新技术也将越来越受到高层关注,政策倾斜也破题在即。

3D打印帮上脆骨病男孩

脆骨病又称成骨不全症,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骨骼发育障碍性疾病,全国发病率在万分之一左右,目前患病人数约10万~20万人。

“一开始是想检查患儿的关节活动情况和病理位置,但看见他在卷裤腿时都小心翼翼,怕骨折,根本都不敢碰。”8月26日,港大深圳医院骨科顾问医生杜启峻回忆起今年6月份刚见小峰时的情况。

普通的下肢畸形,可以通过“断骨再续”进行矫正,成骨不全症还无法治愈。目前,医学界的目标是将骨折的可能性降至最低,通过手术纠正畸形,增强骨密度降低骨脆弱性。

不过,小峰的双腿因为一年前骨折过多,慢慢弯成了交叉的形状,看起来就像整天盘腿坐着,无法拍到标准的X光片,手术设计方案难度大,而矫形手术精度要求很高。

医疗团队曾试图用CT扫描患儿的腿骨,但CT呈现的是二维图像,医生无法完全看清楚腿骨里的病情,无法判断应从哪个位置切开,应该切多少块骨头。

终于,在提供3D打印模型的上市公司光韵达(300227.SZ)的帮助下,今年6月,港大深圳医院打印出了一个1:1仿真的下肢模型,3D打印技术让腿骨的“一个棱角一个角都十分精确”。

光韵达3D打印事业部总经理柏松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打印患者腿骨模型的关键步骤是在CT扫描后,输入医学图像处理软件,再重建三维模型,“模型采用的是光敏树脂,精度达到0.1毫米。”

港大深圳医院骨科团队根据模型制定出了精准的手术方案,在患者双腿的股骨和胫腓骨多处截断,然后每边各将一根形似毛衣针的“髓内钉”插入骨髓腔内,串起被截断的骨头,重新拼成直线,并支撑和固定下肢。

“不久的将来,小峰接受辅助训练后就有望站起来,凭借自己的双脚独立行走。”为小峰治疗的医生告诉本报记者。

技术弱、应用难、成本高

根据医院的说法,帮助6岁的小峰独立行走,这是3D打印技术首次应用于国内的脆骨病矫形手术。

“3D打印在医疗领域主要用于三个方面:手术规划模型、手术导板和移植。不过,移植领域尚未获得国家的批准。”柏松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不过,更多从事生物打印的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仍是缺乏应用空间。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接触的十余家企业表示,除极少数医院愿意尝试应用3D打印技术外,更多的医院不敢用,仅仅是测试。

“因为它没法纳入收费体系,没进医保,医疗监督机构、卫生局也没有去研究怎么针对这种新兴技术放开准入机制,或者用示范性项目的方式去支持它的发展。所以,企业面临着有技术也没法临床应用的尴尬局面。”一名企业的管理人员向本报记者表示。

此外,工业、航空航天、教育等领域近两年对于3D打印的应用也刚启动,“工业的占比很模糊,因为连具体的产值都没有,没有机构来做这些统计。”杨继全说。

成本也是3D打印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以小峰为例,此次光韵达为他提供的3D打印腿骨模型是免费的,一根腿骨的成本在2000元左右。“但我们的3D打印设备是从德国进口,一台成本就超过400万元。”柏松告诉本报记者,且包括成骨不全症在内的很多罕见病都不在医保范围之内。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还从一些企业了解到,设计制造企业做3D打印的成本非常高,要达到和普通生产制造一样的水平,要比常规成本高出50%左右。目前,政府尚无这方面的实质补助政策,且为企业服务的机构也很少。

“更核心的问题是技术。”杨继全表示,中国在3D打印上的技术差距主要体现在四方面:

第一就是材料,性能、稳定性、适用性上都有很大提升空间,也没有形成产业化。

第二是设备,国内工业级别设备生产商有几十家,桌面级有几百家,但性能仍存在差距。

第三是关键核心器件,国内几乎是空白的。以烧结使用的最重要的激光器来说,几乎是清一色的美国、德国设备。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软件。软件是3D打印的灵魂,没有软件就没有设备。国外的大公司谷歌、英特尔、微软等都已经提前布局。

老教授两个例子打动总理

虽然中国3D打印产业正面临多重困境,但国务院近日的3D打印专题讲座反映出,一系列新技术正得到高层关注。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了解到,卢教授在会上说,以3D打印为代表的“增材制造”的前景是“创材”,即按照材料基因组,研制出超高强度、超高耐温、超高韧性、超高抗蚀的新材料。目前3D打印已制造出了耐温3315摄氏度的合金,用于“龙飞船2号”,大幅增强了飞船推力。进而可以从“创材”到“创生”,即打印细胞制造器官,甚至把基因打印在细胞里实现基因变异。

对于增材这一概念,李克强表示出强烈的兴趣。他说,这给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启示:中国发展到今天,我们要瞄准下一个发展阶段,要想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就需要在理念上提升一个层次。

李克强同时称,“增材”的理念非常符合我国的国情需要。我国的自然禀赋并不占优,人均资源占有量在很多方面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增材”的方式可能会对我国发展方式带来颠覆性的重大转变。不仅是3D打印,还有很多其他技术,要围绕这一理念认真思考:怎样转变发展方式,走出一条推动中国产业、经济迈上中高端的路子来。

对于我国3D打印发展的现状,卢院士介绍,相比国外,我国的研究起步并不晚,技术并不落后,某些方面还处于领先地位,但产业发展太慢,企业规模不足。我们国家应该及时拿出自己的应对策略来。

“3D打印展现了全民创新的通途。”卢秉恒还在讲座中说。

他举例道,2014年,美国GE公司挑战3D打印,将飞机的一个零部件让创客设计。收集的700多个方案中,第一名只用了原始结构的1/6的重量就完成了全部测试。设计者是一个19岁的年轻人,方案超过了GE公司的资深专家。

力推“双创”的李克强再次强调,提高中国制造整体竞争力,关键要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亿万人的创造活力。

对于下一步的部署,李克强提出要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完善政府监管方式,营造破束缚、汇众智、促创新和维护公平的良好环境。

深圳市新材料行业协会一位人士称,3D打印是中国制造2025的一个代表性领域。投资方对任何利好政策都非常敏感,对产业的研究也非常细致,不过要大规模应用还需要时间。

秦国斌是东莞一家生产3D打印机的企业老板,也是国内涉足3D打印行业较早的企业之一。此前一直生产杯垫之类的硅胶产品,三四年前开始接触到3D打印概念后,谋求转型。他告诉本报记者:“预计在今明两年市场会出现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