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存储网消息,近日光子(超级)计算提供商 Lighttmatter 宣布了光通信领域的一项成就:在 16 股标准单模 (SM) 光纤 上运行的 1 波长双向密集波分复用 (DWDM) 光链路。
在该公司的 Passage 互连和导引激光器技术的支持下,这一突破打破了以前在光纤带宽密度和光谱利用率方面的限制,为高性能、有弹性的数据中心互连树立了新的标杆。
随着复杂的万亿参数专家混合 (MoE) 模型的兴起,扩展 AI 工作负载越来越受到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中带宽和基数(I/O 端口数)限制的瓶颈。该公司的 Passage 技术为每根单模光纤提供 800Gb 双向带宽(400Gb 发射和 400Gb 接收),距离可达 100 米或更远。与现有的共封装光学 (CPO) 解决方案相比,这一成就通过同时增加每根光纤的基数和带宽来推进芯片 I/O 设计。
虽然单根光纤上的商业双向 (BiDi) 传输主要限制为 2 个波长,但实现 16 个波长(也称为“lambda”)历来需要多根或专用光纤。这一 Lightmatter 里程碑解决了与管理复杂的波长相关传播特性、功率预算限制、光学非线性以及减轻单根光纤中的串扰和反向散射相关的重大技术挑战。这些创新为 AI 模型开发的下一个重大进步铺平了道路,这需要比当今更广泛、更高效的高带宽网络。
Lightmatter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Nicholas Harris 表示:“数据中心是人工智能时代的新计算单元,下一个 1000 倍的性能提升主要来自超快光子互连。“我们的 16 lambda 双向链路是架构上的一次飞跃。超大规模企业可以使用标准单模光纤实现显着更高的带宽密度,从而降低资本支出和运营复杂性,同时实现更高的'基数'——每个 XPU 或交换机的连接数更多。
“Lightmatter 的创新正值超大规模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关键时刻。显着提高现有单模光纤带宽密度的能力,加上该技术强大的热性能,改变了数据中心的可扩展性和效率。这解决了人工智能开发中最紧迫的挑战之一,并使先进的联合封装光学器件离市场更近了一大步,“650 Group 联合创始人兼分析师 Alan Weckel 说。
Lightmatter 的突破采用了专有的闭环数字稳定系统,可主动补偿热漂移,确保在较宽的温度波动下连续、低误差传输。此外,架构创新使 Passage 3D CPO 平台本质上对极化不敏感,即使在处理光纤或承受机械应力时也能保持稳健的性能。标准 SM 光纤虽然提供巨大的带宽潜力,但与专用且成本更高的偏振保持 (PM) 光纤不同,本质上并不能保持光的偏振状态。通过实现极化不敏感,该公司能够在其双向 DWDM 技术中使用具有成本效益的 SM 光纤。
无与伦比的光纤带宽密度、高效的频谱利用率和强大的性能相结合,使 Lightmatter 的 Passage 技术成为行业从 AI 数据中心从电气互连过渡到光学互连的基础。它使客户能够通过更强大、更高效和可扩展的数据中心加速开发更大、更强大的 AI 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