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换人”一年申报项目达800多个,带动2015年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创下省给定目标143.6%的完成率;“十二五”期间,单位GDP能耗总体降幅、电机能效更新改造和注塑机伺服节能改造数量、重点能耗企业在线检测数均位居全省第一……
市经信局总经济师张宇晴日前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在推动我市落实《珠三角规划纲要》工作中,东莞在技术改造、节能降耗、信息化建设以及骨干企业做大做强方面成果显著,不少项目进度位居全省前列,或超额完成国家以及省下达的任务指标。
工业技改超额完成省目标
2016年,东莞市政府“一号文”加码“机器换人”。张宇晴认为,东莞的“机器换人”契合当前企业需求,极大地激发了企业的热情,有效实现减员增效和对产品质量、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同时,本土智能装备产业也将受益于对莞产设备的倾斜刺激,有望涌现出更多掌握核心技术的研发生产型企业。
市经信局数据显示,2015年度我市共收到881个“机器换人”申报项目,初步统计其项目总投资70.03亿元。全部完工后预计可减少用工约46600人,平均产品合格率从92.04%提升到97.23%,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11.05%。更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采用新的设备,可形成新产品2677种,新技术994项,产生各项专利1966项。
“这些数据也充分说明了东莞仍然是投资热土,如果不是看好东莞,企业也不会连续几年大手笔做技改,在2015年的‘机器换人’申报项目中,我们就发现有很大一部分企业在2014年时也曾参与了‘机器换人’。”张宇晴分析。
正是在“机器换人”的带动下,2015年,全市工业技改完成投资额231.2亿元,超额完成省下达的164亿元的任务,完成率达143.6%,同比增长85.6%,工业投资、工业技改投资增速均在珠三角九市排名第3。
四项节能降耗数据全省第一
“十二五”期间,我市先后被列为全国首批工业能耗在线监测试点城市、全国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全省万台注塑机伺服节能改造试点城市,种种头衔鞭策下,东莞绿色制造工作实现四个全省第一。
“十二五”期间,东莞市单位GDP能耗下降率达到23.6%左右,不仅超额完成省下达的目标(19.5%),也超额完成了国家节能减排综合示范城市的目标任务(23.4%),总体降幅位居全省第一。此外,还有电机能效累计更新改造总功率207万千瓦,更新改造量居全省第一;注塑机伺服节能改造(或淘汰更新)累计9423台,改造数居全省第一。217家重点能耗企业实现在线监测,监测企业数居全省第一。
“说实话,当初任务目标给的压力非常大,前期节能降耗潜力已经挖掘很多,国家示范市又定下了一个更高的目标。”张宇晴分析,之所以顺利完成任务,主要在于东莞完善了工业节能政策体系,包括出台“1+8”工作方案、能耗“双红线”制度、《东莞市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等。此外,我市通过实施阶梯补贴、24小时网上申报和合同能源管理风险补偿等创新措施,也有力推动了电机能效提升及注塑机伺服节能改造。
信息化基础布局领先
在互联网+浪潮下,2015年,我市服务型制造工程、云计算、大数据、以及“两化融合”应用专项等都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信息化最重要的是打好基础,今年我们将重点会以‘大会战’的形式推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张宇晴介绍。
截至2015年底,东莞全市光纤覆盖用户能力达514万户,互联网用户201.74万户,宽带接入用户196.44万户,互联网普及率接近80%。同时,2015年全市共新增4G基站6288座,累计达4.65万座;3G网络覆盖率100%,4G网络覆盖率95%。
此外,“两化”深度融合方面,2015年共推荐26家企业入选广东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同比增长5.5倍,增速位居珠三角地市第二(在广州、深圳、佛山之前),总数量跃升到全省第四。
而针对大型骨干企业,东莞也出台政策,从资金梯度奖励、优先保障建设用地、优先保障用电需求、提供义务教育学位等方面,对我市大型骨干企业进行扶持。据初步数据反馈,2015年,主营业务收入超50亿的企业达到34家,其中超百亿企业12家,相比2014年增加了2家,200亿以上的企业有5家,初步形成了健康有序的骨干企业梯队。